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作者有话要说: 忙叨叨的每一天,明天又要滚去北京,叹气,尽量更新_(:3ゝ∠)_
第113章 2016.12
京城雨夜, 灯花迷蒙垂落在芭蕉叶后, 直至多年以后李承祚也不肯承认他是在剧痛之下昏了过去,因此他不知道自己已经等到那句痴心妄想经年的“可以”。
只不过彼时的皇帝陛下除了躺尸和装神弄鬼, 一点儿别的用处都没有, 只能娇花儿一样的在客栈里假扮一位娇弱的尸体。
倘若秦楚之手眼通天得知此事,往后的天下或将是另一番情景;又或者他当机立断决定发难,后世的青史上或骂或赞,总会添上另外一笔。
只不过, 世事从无如果,秦楚之永远也不知道他曾经错失了什么机会。
不仅如此, 秦楚之在这无知无觉流逝的机会里, 过得焦头烂额。
这几日, 送到秦楚之眼前的消息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一条一条地看下来, 即使秦楚之心粗如桶都能发现, 自己所布置好的一切都在被人有计划的土崩瓦解, 从前筹谋, 敌人在明自己在暗,一切计谋都好开展, 而如今,敌人在暗, 自己反倒被迫走到了熊熊篝火之旁,被照得锃光瓦亮。
此种情况,在他失去殷坚及其身后的“唱诗班”后尤为明显, 而李承祚却有如神助,仿佛一辆荒废已久的车驾被重新装整,全然高速运作了起来。
他联络世家密谋已久的事情也并不顺利,这件事始于几日前太后称病,太后对母家虽然一向不算亲近,但实在算不上但是这番卧病,秦楚之递了牌子入宫准备觐见,却吃了一记闭门羹----太后表示自己谁都不见。
京中贵胄本就势力,这本也平常。出身于公侯大家,能耐大小放在一边儿,从落生起掌握的第一个神技便是察言观色,单从这一点论,世家子弟无论挑出哪一个来皆是翘楚,毕竟没脑子的基本都活不到成年。
这群人举家上下的将太后这一句“不见”演绎出了无数- yin -谋,最后十分一致地得出了一个结论----太后与贵妃不睦久矣,早就想趁着皇上闭关这些日子处理掉贵妃,自己不便动手,便借了秦国公的手,然而秦国公因处理贵妃之事处理得不够“漂亮”,太后恼其成事不足,不再支持他了。
且不说其中以讹传讹的成分有多少,起码表面上看来确实是这样的。
有时候秦楚之也闹不懂这群人究竟是什么样的脑回路,大虞满京上下,净是些不去编话本子可惜了的材料,若是放在以前,秦楚之根本不屑与这群脑回路清奇的货色为伍,然而如今,他实在没什么选择。
太后与秦楚之一拍即合本就是权宜之计,如今发现秦楚之另有图谋,加之太后本就与秦楚之不算亲近,事情败露又被秦楚之言语威胁自然成怒。
但是世家公侯自然不会知晓得这么细致,只凭着三姑六婆间传来传去的只言片语,和各种真真假假的猜测,只能想到这一步。
无论他们做出什么猜测,但是效果却是一样的----他们本就是看在秦楚之乃是太后亲弟的份儿上与他穿一条裤子的,以为所行所为皆有宫中太后授意,然而如今太后乍然透露出不悦之意,这背后靠大树轰然倒塌,虽不至于立刻树倒猢狲散,但是不少原本就心贪如鼠亦胆小如鼠的货色开始萌生退意,秦楚之费尽心思笼络的一帮乌合之众,转眼之间就要散摊子。
然而正在此时,林立甫那要退不退的态度,仿佛又把秦楚之往悬崖边儿狠狠推了一把。
林立甫那日夜半见了来去匆匆的许三娘,也就是齐王妃,简直被她的消息平地惊出一身冷汗。如果单单是这位传说中与齐王并不琴瑟和鸣的齐王妃来报,林立甫不会立刻相信,但是联想到方才那可怖又不明不白的一梦,林立甫几乎已经断定齐王确实不在人世间了。
他当晚就扣下了许三娘,按照许三娘的说法再去邺城打探,整整一日一夜无眠,直到第二日天方破晓,先等来了许三娘失踪的消息,又等来了邺城密探一个肯定的答复----除了未见齐王棺椁,其他细节,皆与许三娘所言一一相对,也就是说,齐王正如许三娘所言,已经死于业火。
林立甫闻讯嚎啕,只不过情势并未给他多少时间悲伤----秦楚之催得紧,想于七日之后动手,要林立甫联络好早先商议的世家私军。
林立甫纵然被齐王已死的消息打击得像是老了二十岁,却也心知这并非是向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