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太监为官记 > 123

123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黎画话音刚落,只感觉后脑勺一阵抽疼,她捂着脑袋惨叫一声,只听黎烨在她耳后小声警告道:“闭嘴。”黎画怒,抬眼瞪着黎烨,却见黎烨嘴角上扬,露出甜滋滋的笑容。

黎画愣了愣,得出一个结论:她的王八蛋父王又傻了。

如韩凌之前所预料的,他们如此堂而皇之地穿过半个黎国,一路行至关外,却也未遇一人阻拦,甚至没见半个敌兵。而远方,号角声早已响起,听闻信使传来的消息,邶军已经占领边城,并整装待发,下一步将拿下青山县。至于龙臻那边,他迅速集结所有壮丁,紧急训练士兵,并加固都城防御。他似乎已经打算放弃那些城池,而是集中所有优势兵力,在都城进行生死一战,到时是胜是败,就看天意了。

虽然龙臻并不打算派兵支援边关城镇,但地方官员依旧坚守阵地,带领地方将士,顽强抵抗。因黎烨曾在全国选拔新官,又派往地方为官赈灾,所以,留守的都是气血方刚的男儿,一腔热血不轻言放弃,有勇有谋,让邶军好生头疼。

黎烨笑邶军仗打得灰头土脸,相比一开始的忧虑,实际情况让黎烨轻松不少,毕竟局势并未陷入一边倒,黎国百姓也未大面积死亡,亦或遭到屠杀,邶军来势汹汹,但不过是纸老虎,缺乏行之有效的兵法策略,将领也如安宇文之辈,是愣头青,仗着人多势众,便没头没脑往前冲,用蛮力,只懂用武力取胜。

就在双方战事胶着之际,黎烨一行人已安全抵达杞国,杞亚接待了他们,并承诺将尽全力帮助黎烨夺回王位,排除异党,而在时机成熟前,黎烨可在杞国宫里安歇整顿。可以说,杞亚为黎烨提供了避难所,且还保证他衣食无忧,现如今,黎烨只需眼巴巴盼着远方战事能尽快结束,一来,一个国家经不起长期战乱的消耗,二来,拖的时间越长,他越难再夺王位。

听信使之言,龙臻对外宣称黎烨不知所踪,生死未卜,然国不可一日无君,且现又是国难当头,必须有一人统领大局,虽黎烨曾立黎清为太子,但太子现在年幼,还不能独当一面,思量再三,又得太子恩准,将由他暂理国事,待太子成年,再由太子登基,主持朝政。当时人心惶惶,情况紧急,也无人意识到即将改朝换代,只是心里盼着有一人能救黎国于危难间,既然龙臻主动请命,那大家自然也就默认了,唯龙臻马首是瞻。听闻秦尚书心有不满,但论资历与势力,均不如龙臻,所以,他只能知趣地闭上了嘴,乖乖听命于龙臻,任由对方对自己指手画脚。

此番形势,可以说是在韩凌的预料之中,那日龙臻就已言明,要弑君篡位,如今他所做的,不过是欲独揽大权的第一步。然乐观来看,由龙臻做主未尝不是件坏事,毕竟此时的黎烨也无十足把握能带领黎国度过此劫难,现龙臻挑起重担,也实属不易,且韩凌了解龙臻的性格,他断不会轻易葬送了黎国大运,他定会抵抗到最后一口气。

有了休憩之地,韩凌自然是马不停蹄开始练兵,大战在即,随时都可能奔赴沙场,所以,现在的每一分秒就显得极为珍贵。原以为一切都按计划顺利进行,然天有不测风云,一封军书,彻底改变了黎烨等人的命途。

杞国常年内乱,因这个民族本就喜放荡不羁,争强好胜,故他们总会有用不完的精力,不甘于一辈子在家老老实实种地营生,个个想着想称王称霸,做了山贼就想做君主。也恰是黎烨养精蓄锐时,杞国北边的山贼便开始闹腾了,此次他们似乎早有准备,气势如虹,一举拿下北方五座城池。杞亚对此其实心知肚明,并非因北方山贼厉害,而是北方那五城的人早有叛乱之心,与那山贼不谋而合,干脆就搭个火,一起反了。

杞国又生变数,杞亚自然无暇再顾及黎烨,他立刻带领兵士北下,镇压起义。至于黎烨,与杞亚交好,最近数月又在杞国混吃混喝,日后还要借用杞国兵力,于情于理,对此造反,黎烨都不该坐视不理,思及再三,黎烨只能派兵支援。韩凌倒也义气,难得没有持反对态度,立刻跨上战马,直奔战场。黎烨好奇韩凌竟也会管闲事,后来韩凌答,他赞成黎烨的提议,一是为加深杞黎间的情谊,毕竟日后还要仰仗杞国,二是他想借此机会,练练兵,毕竟一次实战,胜过十次演习。

韩凌带走一半人马前去支援,黎烨则与另外一半人马留守都城,时刻关注龙臻与邶军的动态。

中间有一个小插曲,韩凌出征前夜,黎画哭喊着想与韩凌一起上战场,因为她也想上阵杀敌,她也想做一回女英雄,她天真地以为战场如同擂台,点到为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