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争霸天下 > 第三十三章 储才录

第三十三章 储才录

完颜离妖脸色大变,下意识的往后缩了缩身子,他看着怀秋功的眼神里充满不可思议,更多的则是恐惧。

“不用怕。”

怀秋功笑着扬了扬手里的纸张这事我也是才,这是我来之前情衙镇抚使侯大人交给我的,在情衙,关于你的情报资料可不仅仅这么点。若不是你在相城乡下居住那三年,确实是本本分分的学习,偶尔游山玩水没有一点别的心思,没去刻意打探过大隋边军的情况,你可能活到现在?”

大隋情衙!

镇抚使侯大人。

完颜离妖在心里深深的记住了这两个名字,心中对大隋的敬畏之心更加重了不少。

……

……

大隋国占据中原之地,从不缺乏规模宏大的城池。而规模最大者,自然便是帝都长安城。长安城具体有多大,只怕很多居住在这里一生的老人也说不清楚。因为从大隋立国至今一百多年,长安城的建设一直没有停止。大隋的历代皇帝都有两件事是必须要做的,从不曾改变。

第一,对外战争,夺取一块别人的土地变成大隋的土地。

第二,修缮扩建长安城。

大隋的现任皇帝天佑帝杨易与他的父亲相比,有一件事要值得称道。那就是这位看起来作风并不如何强硬的皇帝陛下,完成了长安城的大部分修缮扩建。因为大隋出了一个巨富吴一道,甘愿献出家产的一半,价值数十万金的财物修缮了整整一面城墙。还包括城中四十八坊的新建,当然,作为奖励,大隋皇帝不但封了吴一道一等侯爵,还将这四十八坊的中整整一条街赐给了他。

长安城长一百二十八里,南北一百零八里。

仅仅是修建城墙这一个工程何其之巨?

一百多年来,长安城一直不停的在修建,到了天佑皇帝终于差不多修缮完结,长安城才真的算得上一座完整的帝都。城墙宽两丈,高四丈九尺,宽阔的城墙上可以让十几个士兵并排走过。马脸,箭楼一应俱全。每隔三十步便安装一架重弩,每隔两步就装置着一块狼牙拍。

仅仅是打造重弩和狼牙拍的钱财,就足够令人咋舌了。

长安城南北四城,南三城各设十三座城门,北城十座,取四十九之数。完颜离妖进城的时候走的是最小的定乾门,已经让他震撼的无以复加了。如果他走的是正北厚德门正南的永定门,只怕会惊讶的连路都走不动。

长安城是大隋的心脏,太极宫就是长安城的心脏。

皇宫处于北城,占地万亩。

皇宫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居中为太极宫,是皇帝上朝议事的所在。太极宫西边是掖庭宫,东北是太子居住的东宫。正南则是皇城,是皇后和后宫嫔妃居住的地方。

皇帝上朝,是在太极殿。

从太极殿后面小门出来一直往北走不了多远就是保和殿,规模比太极殿小了不止一圈,但这里比起太极殿来说其重要性也不会输多少,因为这里是皇帝休息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所谓的御书房,就设在保和殿中。

御书房,是保和殿的东暖阁。

天佑皇帝杨易可以说是大隋立国至今所有皇帝中最不爱女色的一个,他的妃嫔数量是他父亲的三分之一尚且不足。他最喜爱的还是皇后,就算是最挑剔的人也无法指摘皇帝在这方面有过。

皇帝也很少回皇城里居住,一般就住在东暖阁里。臣子们都说皇帝勤勉,其实是因为他太懒。

皇帝曾经在私底下不止一次抱怨过,为要把皇宫建的这么大,泡个妞都要走那么远的路,到地方腿都走酸了还能干吗?他却哪里百姓们早就已经在抱怨了,西城的百姓要想去东城汇丰楼吃顿饭,提前一天就得出发,坐城里的直通马车跑一整天半路还得找客栈住一宿……

礼部尚书怀秋功因为年纪大了,功劳也大,所以有见帝不跪的特权。非但不用跪,这东暖阁里只要他来就有一张凳子坐。

“样?”

皇帝捏了一块杏仁酥放进嘴里,一边吃一边翻看奏折。这是一位有些怪癖的皇帝,不喜欢坐椅子,而是让人在东暖阁里垒了一个土炕,处理政务的时候他喜欢盘膝坐在土炕上,累了就躺下来眯一会儿。

当然,这也被臣子们颂扬为勤勉的表现。

其实还是因为他懒。

懒是在某方面懒,对处理国事政务他从来没有懈怠过。

怀秋功抿了抿嘴,没回答。

皇帝杨易等了一会儿没见回答,侧头看了看这个头发和胡子都白了的老臣盯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