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能在大隋江湖甚至整个天下都赫赫有名的九品强者,就这样死在了半月山上。如果不是为了替老板娘挡住老僧智慧那全力一击,他本不必死。但他,老板娘的轻功是几个人中最差的,她从来都不是以轻功见长。
十一年前西行,他比苏屠狗还要早认识老板娘。就因为那一战太过惨烈,他是大隋西行之人唯一一个临阵退缩的人,以至于让与他联手的苏屠狗被人打成了重伤。原本已经对离难有了好感的老板娘再也没正眼看过他一次,战后,老板娘背着苏屠狗远走不知所踪,离难狼狈回到长安。
十一年来,他再也没有离开过长安城半步。
他死的时候在微笑,因为老板娘对他说,他们在等你。
他们,是那些十一年前血洒大草原的大隋江湖客。正是因为老板娘这句话,离难完成了的救赎。他可以去地下见那些了,可以站在他们面前说一声对不起。
对于离难的死,老板娘没有感慨。她一直很平静,似乎在她看来,离难就应该这样死去,而不是在长安城里卑微的活着。
皇帝看着面前这位十一年前就为大隋杀敌的村姑,不该如何开始谈话。那一年他初登基大宝,朝局不稳,社稷不安,西方蒙元调集高手准备潜入长安,七皇子忠亲王杨奇孤身西行,一路走一路发杀胡令,到了西北边陲的时候已有数百江湖客随行。他们本栖居绿林,藏身名山大川不问世事。
或许即便朝廷发令,他们也不会走出的家去面对强敌。但当他们听到杨奇杀胡令的时候,他们慨然而行。
皇帝欠这些人的,也欠老板娘的。
“多谢”
沉默了很久,皇帝从土炕上下来,站在老板娘面前深深一躬。
他是大隋的皇帝,是东方中原的共主。但他却对一个村姑深深一礼,而且丝毫没有不情愿。
老板娘没有动,也没有阻止。
她安然受了皇帝这一拜。
“我没死,陛下这一拜,我替他们受了。”
她说。
皇帝直起身子,点了点头道待大军西行之日,朕自会昭告天下,十一年前正是因为有你们,大隋百姓才会安享太平。朕你心中对朕有怨气,这件事本来在十一年前朕就应该做的,但一直拖到了今日。朕不说,你其实也应该明白,为朕没有给你们应得的荣耀……”
他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自太祖皇帝建立大隋之后,我杨氏皇族给了大隋百姓最大的特质就是骄傲。让他们以身为一个隋人而骄傲,可也正是因为这骄傲,朕在十一年前不得不压下了你们的功绩。若是当时昭告天下,你们是为了抵御蒙元高手入侵而战死,天下百姓必然愤慨,逼朕出兵讨伐蒙元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但是……那个时候朕没有能力西征,一旦开战,大隋必然陷入困局。可若是朕不打,朕就是懦夫……大隋的皇帝,给了大隋百姓骄傲的皇帝,能是懦夫?”
“朕是皇帝,朕要考虑的事比所有人都要多。”
老板娘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她淡淡的看了皇帝一眼道陛下没,当初我们西行的时候,也没人想着从朝廷得到。当年西行发杀胡令,我们便去了,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不是为了荣誉,也不是为了富贵。不是为了朝廷,自然也不是为了皇帝。
“人无完人,但朕有不会不认。”
皇帝道。
老板娘沉默了一会儿对皇帝认真的说道陛下要谢,其实最该谢的还是。”
皇帝点头道朕,朕负的最多的,便是七弟。”
“当初西行发杀胡令,我等随行。若是换做别人,未必我们便肯跟着。在江湖中本就是极有地位,大家为送死也没怨言。所以陛下不必对我们有愧疚之心,你欠的,而欠我们的。”
老板娘道多年之后我才明白,当年西行何尝只是为了杀胡?”
她看着皇帝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更多的还是为了陛下您这皇位稳固,那一战死了许多蒙元之人,自然也死了许多大隋江湖之人。而死了那么多人,最大的受益者还是陛下您。蒙元准备潜入大隋的高手全部毙命,陛下可以安心。大隋的江湖客修为不俗之辈死了十之六七,陛下可以安眠。当年带着我等赴死,其实从一开始就是想让大隋的江湖中能威胁到陛下您安危的人少一些。”
皇帝脸色一变,但没有阻止老板娘继续说下去。
“西行,一举三得。虽然不再入朝,但在朝臣中威望极高。若他不走,陛下不安。蒙元之高手生性狠辣野蛮,不除去一些陛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