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争霸天下 >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两次一箭双雕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两次一箭双雕

了的,也是一座早就为樊固两千百姓八百边军挖好了的坟墓。

从李远山吴陪胜在暗中调查他开始,李远山就在设计如何杀了这位在先帝面前曾经红极一时,在现任皇帝面前也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要想杀掉一个秉笔太监,草率的安排一场江湖劫案显然不太现实,无法让别人信服。再说,吴陪胜虽然不以修为见长,但好歹也是七品高手。

能杀他的,八品以上的江湖客,谁都不屑于去做拦路劫道的山贼。真要有八品以上的修为,哪怕不为朝廷效力,随便投一家商行或是世家大户,都会得到重用和尊敬。

所以要想杀吴陪胜,李远山必须找一个让朝廷让皇帝的借口。

于是,他想到了蒙元人。

……

……

黄门侍郎裴衍坐在椅子上,看着面前桌子上那堆积如山的奏折,抬起手轻轻揉了揉发皱的眉头,他已经坐在这里梳理奏折超过两个时辰了,但还没有完成四分之一。这就是他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将奏折按轻重缓急分类。将重要的奏折梳理出来,送到东暖阁呈递给皇帝。不重要的,他则以皇帝的口气批复。

他还要负责起草诏书,代表着大隋皇帝身份的玉玺,就放在桌子一边。很少有百姓会想到,原来圣旨上的玉玺,竟然大部分都不是皇帝亲自印上去的。其实熟悉朝廷的人都,旨意是否皇帝亲自书写,看圣旨上的用印就了。如果上面印着的是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那么这旨意就是黄门侍郎代为书写的。如果印的是一方小印,上面是东暖主人四个方方正正的小字,那才是皇帝亲笔所写的圣旨。

裴衍向后靠了靠身子,舒展了一下双臂。或许是每日坐的都太久,他的脖子越来越难受。每天都承受酸痛难忍的感觉,时而还会恶心想吐。

喝了一口很酽的茶,裴衍将胃里的一阵翻腾压了下去。最近这段日子事情太多,他每天的睡眠连三个时辰都保证不了。非但要面对如山的公务,还要时刻揣摩皇帝的心思,后者比前者更累。

他休息了片刻,然后再次将视线凝聚在面前的一份奏折上。

这奏折,是山东道一个县令冒死派人传递到京城的。其中颇多转折,为了躲过西北反贼的盘查,这份奏折先是以家书的行事送到了那县令在东平郡的老家,然后由其家人秘密转交给他的,再由他的亲自送往长安。

所以在看到这份奏折的时候,裴衍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毫无疑问,这是今天最为重要的一份奏折。

这份奏折写在一张普通的羊皮纸上,但用的是极隐秘的手法。只有以水喷洒在上面,其中的字迹才会显露出来。大内侍卫处现在还用这办法传递密报,极少有人能识破。若不是那县令的亲自到了长安,递交奏折的时候做了说明,裴衍也看不到羊皮纸里隐藏的文字。

这是一份用蝇头般的小字所写的奏折,不下千言。详细的叙述了如今西北三道的情形,甚至还有一些叛军的兵力布置。

而让裴衍感兴趣的,还有一件关于吴陪胜的往事。

那次樊固的屠杀。

这个县令和李远山军中一位将军交好,那将军喝多了酒的时候将这秘闻告诉了他。

奏折中写到,吴陪胜到了西北之后暗中查探李远山是否有贪墨的行为,这本是他去西北的巡视各道的职责。但正因为吴陪胜是个太认真太严谨的性子,竟是被他查到了一些李远山准备谋逆的事。

但他暗中查访的事也没瞒得住李远山,所以才有了樊固惨案。那些百姓,那些边军,都是李远山杀的。然后嫁祸给蒙元人,这样就能掩盖他杀掉一位大太监的事实。而李远山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这样,这根本就是一箭双雕之计。

既杀了吴陪胜,又勾起了皇帝对蒙元人讨伐的念头。李远山皇帝一直对征伐蒙元念念不忘,但也一直没有下定决心。他理解杨氏皇族之人的骄傲,编造出蒙元屠了樊固城的事,其一就是为了杀吴陪胜,其二,就是促使皇帝尽快西征。

只有皇帝西征,他才有机会造反。

而李远山,玩这种一箭双雕的把戏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裴衍身为皇帝身边最亲信的几个人之一,自然十几年前忠亲王西行的事。而那件事,也是李远山编造出来的一个谎话。当时根本就没有蒙元高手潜入大隋试图刺杀皇帝,全都是他凭空捏造出来的。然后以加急密报送往长安,皇帝找忠亲王商议的时候,忠亲王立刻就决定西行杀寇。

然后李远山又让人秘密给蒙元人报信,说大隋朝廷组织了一大批江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