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国号 > 第104章 暗流汹涌

第104章 暗流汹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国号 九桃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正光二年三月下旬,历经一个多月长途跋涉,受命出使蠕蠕的大魏使者牒云具仁一行,终于赶到蠕蠕汗庭。这里一年前曾被战火焚毁的数千毡帐,经过一年的重建,如今已基本恢复如初。毡帐的主人也换成了俟力发婆罗门。拥有七万子民,约两万控弦之士的婆罗门,如今膨胀的忘乎所以。面对牒云具仁这位宗主国的使者,婆罗门要求具仁对他行使君臣之礼。具仁拒不接受,坚决要求以上国使者的身份面对婆罗门。不管婆罗门及其账下将军如何的嚣张跋扈,具仁毫不畏惧,执节不屈,充分彰显了大魏使臣的铮铮铁骨。

婆罗门没办法,只好随了具仁之意。虽然柔然汗帐与大魏军镇相距千里之遥,但真要惹恼了大为皇帝,魏国大军前锋三天就可以直指柔然大营。装逼这种事,是要靠实力的。

接下来的几天,具仁凭着坚定意志和三寸不烂之舌,摆事实,讲道理,威逼利诱,陈述利害,说的口沫横飞,始终不见效果。不得已,只好摊牌,就两句话:一、大魏只支持阿那瑰担任柔然国主。并且,阿那瑰已经是魏国皇帝敕封的蠕蠕王,朔方郡公。二、如果婆罗门拒绝接受阿那瑰返回柔然主政,大魏就会派出大军帮助阿那瑰重新上位。如何取舍,你看的办。

“野蛮禽兽,畏威而不怀德,就他娘的欠收拾。”成功规劝婆罗门接受阿那瑰返回草原后,牒云具仁这么想。

区区几万人马,都不够魏国大军一个冲锋践踏的,婆罗门终于承认了现实。为了证明自己迎接族弟阿那瑰回归草原的用心是真诚的,婆罗门专门挑选了当初和阿那瑰母亲一起刺杀丑奴的莫何去汾、俟斤丘升头等六名蠕蠕将领,率兵两千到怀朔镇迎接阿那瑰北归。如此,牒云具仁和莫何去汾一行,于五月中旬到达怀朔镇,恰好杨钧和阿那瑰他们也是刚到怀朔镇安顿下来不久。

在只有三人会面的将军衙署西耳房内,具仁将自己见到婆罗门以后的情况,向杨钧和阿那瑰详细做了介绍,希望阿那瑰现在就打点行囊,立刻起身返回草原,防止夜长梦多。不料阿那瑰心生畏惧,不敢北返。甚至想跟具仁一起返回洛阳去,干脆不当那个劳什子国主了。此提议被具仁拒绝。阿那瑰上述朝廷也没得到批准。于是,阿那瑰赖在怀朔镇不走了。一面软磨硬泡的请求杨钧给他一万兵马,助他杀回草原。另一面派弟弟乙居发和二叔秘密潜回草原打探情报,纠集旧部。成功的话,两面夹击,可一举定鼎草原局势。

杨钧这边自然不会给他一万兵马。即便有皇命在身,最多派一千兵马护送他到蠕蠕汗庭就算仁至义尽了。但这家伙赖着不走,整天黏黏糊糊,嬉皮笑脸,竭尽谄媚之能事。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但他膈应人!一个敕封的朔方郡公,藩王,兵不足百。据说身上的财宝已经被元叉刮擦得差不多了,眼下的一切费用都是镇军府在开支。如此下去,啥时候是个头?总要想个法子将这瘟神送走才好。基于此,杨钧上奏朝廷,提出建议。大意是:在怀朔镇北的两国边界处,选一块草场暂时安置阿那瑰。可由怀朔、沃野、武川三镇各派二百兵卒,助其重新架构蠕蠕汗庭机构,保护其安全,待阿那瑰站稳脚跟后,功就听还。

奏折送走之后,杨钧这才有时间处理积压了近一年的军政事务。所幸有王耀武、孙腾二位得力军吏协助,杂务虽多,但处理的很快。其间,一边召集各曹、使、幢、主开会议事,一边到各幢、队、党、里等基层单位视察,了解民情,听取基层将校的意见建议。一路走来,他把听到,看到的内容一一记录下来,细细比对,多方查证,对怀朔镇的各方面情况初步形成一个直观的认识。近两个月的考察之旅,倾听之旅,他从不发表意见。他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令他好奇,却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他看来,怀朔镇与其他州郡、军镇都不太一样。不仅是物质方面差异极大,镇军镇民的精神面貌似乎也不太一样。这是为什么?他想深入了解这种不一样是如何导致的。他更想搞清楚谁在这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有些东西他明白,有些东西他不明白。其中,一个人闯入了他的视线,而且越来越多的线索都归纳指向这个年轻人——高欢!

杨钧忙忙碌碌的处理各种军政事务,阿那瑰也没闲着。他派人潜回草原打探消息,纠集旧部,为自己重新主政柔然预做准备。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各路人马传回的消息简直匪夷所思。从他战败逃亡的一年当中,国内居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概括起来大概有五个方面的没想到。

一、母亲和二弟被示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