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沈宣的愿望,一个永远不会让步依瑶知道的愿望。
两人提着孔明灯到了护城河河畔,此时河畔正是最为热闹的时候,灯火漫天,不少人都蹲在河边下灯。
“瑶儿,咱们也把灯放下去吧,记得放稳一些,这样灯飘得更远,也就更灵验。”沈宣笑着说着,步依瑶也附和着点了头。
两人亲自在河边把孔明灯放了下去,看着灯泛着暖黄色的光芒,一点点飘远了,汇入茫茫灯海当中看不分明了,这才依依不舍的收回目光。
远处有孩童在唱着歌谣:“灯儿飘,灯儿飘,护城河畔灯火瞧,满天星,漫天光,我许愿望神灵听……”
稚嫩的声音唱着古老的歌曲,如同银铃一般在护城河上飘着,与此时的一片灯海的情景相得益彰。
步依瑶眼睛专注望着河上,黑色的眸子当中映着暖黄色灯光,愈发显得温暖动人。
沈宣则是直直的盯着她,目光隐忍缠倦。
同一时候。
易司空坐在县衙门内宅中自己的院子里,目光怔怔望向天空。
在那里,有孩童放的花灯高高的飘在天空上,将漆黑色天空照亮。
“又是一月花灯节了……”易司空喃喃说着,思绪一时被拉回很久远的时候。
在他小时候,每逢花灯节,李氏都会拉着他去护城河畔买两个小小的孔明灯去许愿。
“封儿,这许愿的时候一定要诚心,不要说出来,否则愿望就不灵了,知道吗?来,咱娘俩一起许愿。”
那时李氏看着他的目光总是温柔而悲伤的,甚至带着几分怀念。
只是小小的他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呆呆看着,如今他读懂了李氏目光当中的回忆,却是太迟了。
自从李氏走后,易司空就再也没有去过花灯节,他怕无法抑制的疯长思念,他怕触景生情,于是不如不去,不如不见。
远处的灯火映在易司空眸子当中,却平添几分悲伤与寂寥,天上的星子温柔的闪烁,就好像是李氏的眼睛正在凝视着易司空一般。
易司空一时看的痴了,不由得自言自语,又好像是在和天上星子对话一样:“娘亲,若是你现在还在的话会做出什么选择?”
“孩儿不知到底什么是对的,也不知究竟该作何选择,黎家究竟见还是不见……此时您在的话,孩儿就不必纠结了吧。”
易司空喃喃自语着。
此事毕竟是事关重大,让他犹豫不决。
他忽然很想像李氏那时一样,去护城河边拿着孔明灯许愿,一时又想不出要许什么愿望。
此时,“吱呀”一声响,院子门被推开了,露出一个小脑袋来,此人正是步依瑶。
她多半是想着府中的人此时都睡了,想要悄悄的溜进来,不惊扰任何人安眠,谁知竟是看到易司空坐在院中,四目相对,一时愣在了那里。
“夫君,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睡。”
步依瑶尴尬笑了笑。
“有些睡不着,在这院子当中歇息一会儿罢了。”易司空淡淡说着,语气微妙顿了一下,看着步依瑶,“你这是做什么?”
只见步依瑶这个时候的模样,着实是滑稽的很。
她左右手各拿着五六个灯笼,整个人被花灯照的光彩分明,简直就像是一个行走的灯串子一样。
“怎么拿了这么多灯笼回来,不累吗?”
易司空看着这么多个灯笼,眼底露出了些许笑意,问着步依瑶。
“我这不是想着今天的花灯好看,多拿上一些回来给你们嘛,谁知道没收住,竟是买的有点多了……”
步依瑶和沈宣去许愿之前就买了几个花灯,回去的路上沿着河畔走,看到路沿上的灯笼,一时没忍住又买了不少。
如今抱着这么多花灯回来,看着易司空这样,步依瑶一下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这些个灯笼我准备送给吴妈,牛叔,小柏和你,夫君……你要看看我给你买的灯笼吗?”
步依瑶为了避免尴尬,就主动和易司空说了起来。
“好。”易司空看着她可爱模样,点了点头。
看他点头,步依瑶忙将剩下的几个灯笼匆匆放在院子一边,又把手头剩下的唯一一个花灯递给了易司空看。
那是一个做工十分精致的灯笼,做的是两个小兔子嬉戏打闹的花样,双兔一起蹬着足尖绣球,看着好看极了。
这正是步依瑶去花灯节的时候,买的第一个灯笼,也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