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石榴花葳蕤(女尊) > 微风起阊阖

微风起阊阖

的。”

没什么大事,明帝迷迷糊糊地边听边睡,又过了一会儿听得安澜吩咐道:“这道桂花糖藕放在慧卿面前,这道麻椒鸡放怡卿跟前,他爱吃麻的,这道盐焗鸭放在嘉君前面,他最爱吃鸭肉了。”

侍儿们连声答应,接着便是盘子起落的声音,顾琼和沈知柔笑着谢座的声音,看来该用膳了。明帝睁开眼睛,果然,安澜夹起一块碳烤里脊放在她的盘子里:“这是臣侍五更天烤好装在盒子里带过来的,宏儿方才热了热,陛下尝尝味道还行吗?”

安澜亲自烤的里脊又亲自夹给她,哪有不行的道理?明帝笑着用了,才刚嚼完,安澜又夹起一条香煎秋刀鱼递到她盘子里:“这鱼是怡卿早上煎的,臣侍方才吃了一筷子,味道不错,陛下尝尝。”

明帝细细地用了,一偏头看见顾琼充满期待的眼神,给了顾怡卿一个首肯的笑。

安澜瞧见了,也没说什么,只继续低头给明帝剥毛豆,看看剥了将近小半碗,这才推到明帝跟前:“这毛豆是这户人家地里结的,最是新鲜不过,陛下尝尝看。”

明帝舀起一勺豆子吃了,笑着对安澜道:“澜儿自己用,不用管朕。”

安澜又剥了两个豆荚,方才停了下来:“臣侍知道了,陛下慢用。”说着看向明帝左手边的沈知柔道:“慧卿待会儿记着给陛下盛汤。”

沈知柔俏声答应,安澜再无挂虑,低头用膳,才吃了几口,就感觉到有一道视线自旁边桌子上向他看来,他心头微动,迎着那视线看了过去,却是关鸣鸾。关尚书正在一眼不眨地盯着他看,见他看了过来,也不避忌,只微微冲他点了点头,眼中的情绪很是复杂,他一时间猜不透,便也微笑致意。

几个人用过了午膳,继续前行,到得傍晚时分,终于抵达了竽州的州城。这竽州虽然僻陋,却并不寒酸,知州的晚宴仍旧是吹拉弹唱笙簧丝竹,明帝早已有了经验,携了安澜几个一同欣赏。

安澜既已知晓明帝没有再纳新人之意,心中就放松了许多,不仅能够从容欣赏歌舞,还不断地给明帝评点,他本就是个才情横溢的人,在音乐书画上都有着极高的造诣,当下妙语连珠,既能切中肯綮,又丽藻纷呈,让人仿佛置身于芳林秀霭之间,略一举步已是香满衣襟。

明帝大为享受,与安澜并肩而坐,听得津津有味。歌舞间隙,她怕安澜口干,拿起茶杯递到安澜唇边,安澜也没推拒,就着她的手直接饮了两口。

明帝待安澜饮过,将余下的茶水一气饮干,方才把杯子放了下来。此时台子上出现了一个独自吹竽的乐工,安澜继续给明帝介绍古书上记载竽的形制和音色特点。才说了没两句,一道视线向他射了过来,他一偏头看了过去,果然又是关鸣鸾。

安澜心中有些疑惑了,这关鸣鸾只管看他,究竟是什么意思?自打天祥节宴席上他给奕辰争取徐公子做正君被关鸣鸾拒绝了,他就和关鸣鸾关系微妙了。出行以来,虽然同在出行队伍中,但他一直没怎么理会关鸣鸾,关鸣鸾大概也存着气,能不给他行礼就不给他行礼,能避免和他见面就尽量不和他见面,今个儿这是怎么了?不过此时大庭广众的,不是询问关尚书的时机,他决定回头找个无人处,悄悄问问。

虽然上次被关尚书拒绝了,他也知道明帝并不想要一个过早长成的太女,可是仔细思量一下,对奕辰来说,徐公子仍旧是最佳的正君人选。只要关尚书还没给徐公子定亲,他就不想过早地放弃,当下回了关鸣鸾一个礼貌的微笑,仍旧看起了表演。

京城碧宇殿中,冷清泉正坐在客位上跟薛恺悦谈做衣裳的事:“我本想着给贵君做上一件玫紫色、一件杏黄色、一件松花色、一件银白色,既是贵君爱浅蓝的,那便让他们把松花的那件替换成浅蓝的可好?”

薛恺悦微微诧异,他昨个儿为了做衣服的事已经郁闷了一宿了,没想到今个儿冷清泉一来事情就起了变化。

昨日皎儿去尚衣局传话,要给他做件浅蓝色的秋装,却被尚衣局的官吏给拒绝了,那负责做衣裳的小官直接对皎儿言道:“皇后主子之前吩咐过,宫里的殿下们不得私自拿样子做衣裳。”虽然其他官员都劝那小官不要这么拘泥,可那小官坚持不改:“皇后主子说了,只要有一人做新样的衣裳,后宫就会起争竞的心,由这争竞的心上头就能生出无数事端来,这个口子不能开。”

好不容易去提一回要求,却被拒绝得彻底,皎儿自然很是郁闷,回来气呼呼地把那小官的话学给了他,他听了也很生气,但仔细一想,他做衣裳是临时起意,安澜不可能知道,这话不过是用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