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过出声官员,他想将他们记下来,日后再一一跟他们算账。
一向紧随陶家父子脚步的官员此时也继续反驳,然而在大量的事实证据面前,他们底气越来越不足,有些见风使舵的人干脆不开口了,站在队伍中,心中惴惴不安,暗暗观察事态走向。
陶尚书还抱有一丝希望,对于卫君庭的问话,他不承认也不否认,只略略提了之前他曾经也是青年将领,为大荣朝立过汗马功劳,而后恭请皇上评判。
卫君庭不得不说陶轩前期的确很有能力,不过后来利欲熏心,做事也越来越大胆,可以说,战场上好几次补给严重延迟,最后到来的也很少,导致很多士兵饿死。然而他威逼利诱,将原来的官员撤掉,换上自己的人。
比这样严重的事还有更多,而且许多官员也有样学样,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如果再不制止,那么大荣朝便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迟早会难以收拾。
卫君庭无法容忍,陶尚书必须伏法,不单单是他本人贪赃枉法,理应处斩,更重要的是必须杀鸡儆猴,扼制这股风气,官场清廉才能,官员们更好地团结一心,为国出力,让大荣朝强大起来。
“所有的罪证摆在眼前,朕委实不愿相信身为本朝的中流砥柱,陶尚书居然会做出这种事来,你太令朕失望了。”卫君庭从龙椅上站起,向前一步,看着陶轩,面色凝重。
“皇上,我们是被冤枉的啊。”陶侍郎不敢相信卫君庭就这样要定他们的罪,连忙匍匐向前,呐喊道。
“朕会派人搜陶府,你还敢再狡辩吗?”卫君庭冷冷地盯着陶侍郎,想到家中的无价珍宝,陶侍郎迟疑了一下,正待再说话,卫君庭已经高声道:“来人,将陶尚书和陶侍郎去除官服官帽,押入天牢,等候发落。”
陶侍郎惊慌失色,这与他设想的不一样啊,他看向他爹,陶尚书却看着皇上,目露复杂,似乎已经料到了这个结果,他主动将官帽摘下,陶侍郎一看,诧异极了。
“爹,你这是做什么?皇上,你不能这么对我们,不能这么对我们陶家,我们陶家几代为官,对大荣朝尽心尽力,皇上,难道要做昏君吗?”
他大声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