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儿想的很清楚。”祈云义抬起头,他的眼瞳是十分沉静的样子,没有丝毫的犹豫,吐出了一句话来:“孙儿只要宋如意。”
“你.....”太后心下长叹,面对祈云义的固执,只让她不知要如何是好,她沉默了片刻,才道:“她毕竟出身卑微,骤然封为正妃,实为不妥。祖母会下懿旨,让她以工部侍郎徐敬之的义女身份嫁给你为侧妃,日后,她若有那个造化,为你诞育子嗣,到时你若心意不变,祖母便将她抬为正妃。”
祈云义明白事已至此,已是最好的结果,他闭了闭眸子,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只与太后道:“孙儿谢过祖母。”
“你父皇在朝阳殿等你,你这便去吧。至于你媳妇,就让她待在我这里,等你们父子见过面,你再来接她。”太后静静吩咐。
“是。”祈云义恭声应道,语毕,他站起身子,与祖母行礼后离开了寿康宫。
太后看着他的背影,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延禧宫。
祈云飞已是换了蟒袍,入宫与母妃请安。
看见儿子,闻妃唇角顿时有笑意划过,亲自扶起了儿子的身子,她的眼睛满是慈爱,玉手拂过儿子俊秀的面容,温声道:“这一趟,我儿清瘦了许多。”
祈云飞不以为意,眉目间一派英气爽朗,只扶住母亲的胳膊笑着问道:“母妃,您身子可好?皇祖母可好?”
“都好,自你走后,母妃日夜牵挂,可算是把你盼回了京师。”闻妃拍了拍儿子的手,让他与自己一道坐下。
“你父皇那里,你可有去请过安?”闻妃从水晶盘中选了一颗葡萄,亲自为儿子剥去了果皮,递给儿子后问道。
“母妃放心,儿子已经给父皇请过安,儿子从朝阳殿离开的时候,刚好看见大哥从寿康宫赶过来。”
“这一回迎皇长子回京,我儿也是立了功劳。”闻妃看着祈云飞的目光中满是母亲对儿子的爱护与宠溺,她轻声开口,手中也是不停,仍是在给孩子剥着果皮。
“这一次,我倒也不曾想到,父皇居然会昭告天下,为大哥平反,还派人迎大哥回京。”祈云飞与母亲说起此事,眉心也是微微蹙着。
“你父皇这一年来身子大不如前,母妃虽不常在他身边服侍,可也晓得,他心里也是惦记着大皇子的。”闻妃压低了声音,细细与儿子开口。
“母妃说,父皇他惦记着大哥?”祈云飞说来,唇角便是浮起了两分笑意,似是在笑母亲所说的匪夷所思,世人都知道洪化帝厌恶长子,偏爱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甚至不惜违背祖训,与朝臣僵持数年,贬黜的官员无数,到如今也迟迟不肯立太子。
母妃竟说父皇惦记长子,这岂不是笑话?
“你父皇专宠郑贵妃多年,郑氏一脉平步青云,到如今已是大有把持朝政之势,云飞,你可知道,皇上最忌讳的是什么?”
祈云飞眼睛一动,一句话几乎是不假思索
,脱口而出:“身为帝王,最忌讳的,当是外戚当权。”
“不错,”闻妃眼中有称赞之色,与儿子道:“皇长子这次回来,正可以牵制郑贵妃与三皇子。”
“母妃,儿子不明白,”祈云飞唇角的笑意慢慢隐去了,他看着面前的母亲,道:“父皇这般宠爱郑贵妃,又最疼爱三哥,他为什么要牵制郑氏?”
郑氏一脉的势力越是强大,祈云祚继位不是更有希望?
闻妃摇了摇头,她轻轻的握住了儿子的手,柔声道:“云飞啊,你要记得,你父皇首先是一国之君,他是大祁的皇上,其次,他才会是郑贵妃和母妃的丈夫,是你们的父亲。”
昭阳殿。
祈云义踏进内殿时,就见殿中并没什么侍从,显是已被洪化帝呵退,皇帝身边唯有周公公一人。
周公公看见祈云义,顿觉五味杂陈,他向着祈云义拜了下去,口中只道:“老奴见过殿下。”
“公公请起。”祈云义说完,目光则是向着主位看去,待看见洪化帝的那一刻,祈云义掩下眸子,向着父亲跪下了身子。
“儿臣见过父皇。”祈云义的声音低沉,听不出丝毫的情绪。
洪化帝看着面前的儿子,一年多未见,祈云义的身形一如既往的高大挺拔,他虽是跪在那里,肩背却仍是宽阔笔挺,许是戍边的缘故,比起其他皇子的清贵俊朗,祈云义身上则是多了几分成熟稳重,透着统帅三军的将帅之气。
洪化帝的视线落在祈云义的五官上,扪心自问,祈云义的五官并不如何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