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东宫锦字录 > 第六章 画册

第六章 画册

人未至声先来,秦贵妃严妆巧扮,迎着三人的目光走到内殿。

殿中人的神态各有不同,姜云好似恍然大悟一般:“是了,我记得秦家姑娘。秦姑娘也是一位妙人,我原打算寻个机会邀她小聚,可惜这一时之间没有空闲。”

太子妃的品秩仅在皇后之下,即使在太后面前,也只需执晚辈礼。虽然姜云还未经过正式册封,但秦贵妃本也无意与她争一时之气。

她在对置之席落座,笑着与姜云说道:“明素呀,让家里娇惯得不知轻重。难得太子妃看得起她,我这做姑姑的,还真怕她给你添麻烦。”

姜云诧异扬眉:“怎么会?秦姑娘乃率性之人,生得讨喜,贵妃娘娘不也时时记挂着她?”

女人的话术,明燎当然不会插嘴。太后把这二人的心思看得明明白白,却也任她们交锋。

秦贵妃拿太后做靶,暗指姜云与太后不亲。姜云在为自己开脱之余,也将秦明素的放肆举动点明。唇枪舌剑,毫不留情,深宫里的人,都有一颗玲珑心。

不过她们都懂见好就收的理,不至于真在太后宫里论出高低。这两人无非是不愿对方得势,若是真争下去,谁都讨不了好。

众人装作无事发生,闲适地享受着精心准备的午膳。酒过三巡,秦贵妃口称身有他事,当先告辞。

待走到避人的地方,她与身边的嬷嬷说道:“给东宫的贺仪重新备置,再拟一份礼单,去掉江南物件,要快。”

嬷嬷微微一怔:“娘娘这是为何?”

秦贵妃的语气有些轻慢,她低哂道:“方才的膳食里,没有一道江南菜色。东宫那位不是挑剔的人,御膳房也不会无故安排这般单调的席面。想必是姜云喜好如此,太后才有意顺她的心。”

她将大红的蔻丹举到面前,半遮半掩地轻轻一叹:“也是,有家不能回,哪个人会愿意呢。”

在她之后离开的姜云与明燎再度陷入沉默。

入了东宫地界,明燎才说了句意味不明的话:“有祖母看着,你又与她计较什么。”

这话听着像是问罪,姜云却没有露出惧意。宫人屏息沉气,恨不得藏进地里,她将众人的神色收入眼底,温声令他们退下。

见太子没有反对,周围之人如蒙大赦。殿中已无第三双眼,姜云却仍然有意地压低声音:“陛下未必愿意见到一个温顺的太子妃。”

明燎扬唇睥睨:“倒也是真敢说。”

姜云垂目凝神,话里的笃定多了三分:“殿下您,也是一样。”

至此,明燎才添了几分认真。他毫不掩饰地将姜云打量一番,终于对她有了些微兴趣:“太子妃慧心明目,却不必用在孤的身上。”

这一句威胁更重,但姜云领会到明燎的真意,听出了他言中的认同。她颔首称“是”,不再多说。

明燎道:“明日行过册封礼,诸内命妇会前来拜见。你长在江南,若不熟悉此中之事,孤便差个人与你讲一讲。”

姜云笑着道谢:“殿下肯相助,我便少一桩心事。”话虽如此,她却没有担忧之意,俨然已将京中局势收入心间。

明燎淡淡应了一声之后再无言语,半晌无话,直到卫士前来通传,道大人们正候在殿外。

他刻意隐去了来人的名姓,不等明燎开口,姜云会意告退。她目不斜视地与殿外两名男子错身而过,他们低垂着头向姜云行礼,却并没有出声。

她今日不曾将银露带在身边,返回寝殿后,看到了一张担惊受怕的脸。这个婢子在东宫无亲无援,旁人当她是太子妃的亲信,但她岂会认不清自己的地位?

银露终于后悔,不该当姜云软弱可欺。她打定主意尽心服侍姜云,以扭转当下的惶惶之境。见姜云归来,她立时奉上自姜家带来的橘片茶。

心满意足地饮下一整杯后,姜云轻轻笑道:“有心了。”今日参透的秘密太多,她难免稍显疲惫。

皇帝与太子显然不睦,朝中久传他有废储之意,想来也并非空穴来风。东宫和姜家之间剑拔弩张,他若愿意为明燎选一个“合适”的太子妃,又怎么会挑中姜云。

在皇帝眼皮之下生存,必须学会顺应天意。午间之事,大抵已经传入天子耳中。姜云阖目长叹,她赌对了。

她并非短视之人,如此张扬,正是因为姜云看出了秦贵妃的目的——她必然是奉命而为!宫里规矩森严,她何必挑最不该生事的时机前来挑衅。明知皇帝厌弃太子,她只需静待明燎失势。

皇城中哪个人能让风头正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