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范小青短篇小说精选集.1980年~1990年,你越过那片沼泽 > 默认卷(ZC) 药王

默认卷(ZC) 药王

纪成三十三岁。

三十三是一个关口,大家说,三十三,乱刀斩,纪成不相信,纪成家里的人叫纪成到庙里去烧一炷香,纪成不高兴,家里人就代替他去烧了香,烧过香,大家就放心了,也没有再提起来,总怕纪成说出对菩萨不恭的话来。

纪成从小的时候,就听他的祖父讲“不为良相,定为良医”的道理,后来长大了,他就要学医,可是他的成绩不好,没有考上医科大学或是医专什么的学校,所以他就要自学成才。在分配工作的时候,他要求到卫生系统的单位,不巧那一年就没有医疗单位的名额,只有一家养老院,叫他做厨子的下手。纪成的工作不很忙,有空的时候,他就到医生那里去。养老院有两个医生,一个中医,一个西医。纪成晓得养老院的老人相信中医的多,他就想拜中医为师。中医说,我说一件事给你听吧,中医就说他的老婆去年胃痛,中医给她把脉,看舌苔,看出来她是胃病,就给她吃中成药胃痛丸,吃了一天,胃还是痛,吃二天,胃更加痛,到第三天,眼睛就睁不开了,别人说,还是送西医院查一查,就送西医院去查,做了心电图,刚刚查出来是“心肌梗死”,心就梗死了。纪成不相信中医说的话,可是中医说,这是真的,我怎么会拿自己死去的老婆来寻开心,纪成有点伤心。他就想拜西医为师,西医说,学西医就要学解剖,你不把人的肚子翻开来看看,你怎么晓得里面是什么东西,在这地方,你到哪里去开膛破肚。

纪成在养老院里很苦闷。老人就过来和纪成说话,这个老人大家叫他木老老,背地里说他有点十三点。

木老老说:“纪师傅,你晓得药王吧。”

纪成不晓得药王。

别的老人就对纪成说:“木老老是悬空八只脚,药王就是从前的扁鹊呀。”

木老老一本正经地说:“我说的药王,不是那个药王,我说的药王,我认得的,纪师傅你去找药王。”

别的老人就笑木老老,说他热大头昏。木老老不理睬他们,他告诉纪成,药王就在白头桥的药市上,不过,药王是隐姓埋名的,问人是问不到的。

纪成后来就到白头桥去。

从前有个什么人,走过白头桥的时候,想到两句话,念出来,大家觉得好,后来就刻在白头桥的石柱上,前面一句话叫白头桥奈白头何,后面一句已经模糊不清了,只看见“故老”两个字,也不晓得是什么上下文。

白头桥的药市,是很早就有名气的,说白头桥药市有半部《本草纲目》,所以闻名天下,恐怕多少有点虚头,就像从前的人说吴中的花市、珠市、米市、油市、菜市、鱼市、布市怎么怎么的大,说鱼腥桥鱼市有半个太湖,说仓米桥米市有半边天下一样。

纪成到白头桥去,当然是看不见什么《本草纲目》,不过三、五、十来个人,蹲在地上,摊一块旧油布,旧报纸什么的,摆几样中成药,比如蛇药,风湿药,还有老鼠药之类,再有就是外地来的,山东人,安徽人,新疆人,还有光一只膀子的西藏人,卖老虎骨头,犀牛角,羚羊粉什么的,这地方的人,只有在动物园里见过老虎,没有看见过老虎骨头,所以也不晓得摆在那里的老虎骨头是真的还是假的。

纪成去打听药王,都说不晓得,在药市上的那些人,纪成都仔仔细细地看过他们的面孔,但他看他们没有一个像药王。

纪成就很失望。

纪成的师傅刘厨子说:“纪成哎,学什么医呀,像我,做个厨子,不好啊。”

纪成想想也是,不做良医,做个好厨子,也是一样的,以后他就一心一意跟着师傅学手艺,他觉得学厨子比学医容易得多。

刘厨子喜欢喝酒,一喝酒就要误事,他误了事,纪成就顶替上去,养老院的人把纪成烧的饭菜吃了,也吃不出不是刘厨子的手艺,刘厨子就说:“纪成,你出道了。”刘厨子的家就在养老院里,刘厨子从养老院开办的时候,就是这里的做饭师傅,刘厨子一直到三十八岁还没有讨老婆,后来还是领导帮忙,找了一个附近农村的女人,成了一家人家。刘厨子四十岁得子,本来是一桩开心事,可是儿子身体不好,有个什么先天性的哮喘,喘起来吓煞人的样子,要接氧气的,春夏秋冬,不管是什么日子,说来就来,现在有十五岁了,也没有个好转的样子,发起病来,尿屎全在身上,把刘厨子和他老婆弄得灰心丧气。刘厨子就骂老婆肚皮不争气,老婆就骂刘厨子货不硬,骂来骂去,小刘心里就很难过,就去死,死了几次,又死不掉。刘家里的日子,别人看来,也是作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