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东西,外面进来的,你拿回去尝尝鲜。”
巴豆看看那个包,就接过来,说:“谢谢了。”
巴豆临走又跟江四提到百分比的事,江四说:“我答应再考虑的,我想好了,会告诉你的。”
巴豆说:“好吧,我等你的回音。”
在南洲这样的地方做生意,一般白天是没有什么事情的,但有时候三轮车白天也停在那里,如果白天有了生意,一般倒都是比较大的生意,一般去的地方总是比较远的。
这天下午,巴豆的车停在宾馆街,他正躺在车上闭目养神,就听见有人叫他,睁眼一看,是一个陌生的年轻人站在他面前。
巴豆说:“你找我?”
那人对他笑,自我介绍说:“我叫石深,是旅行社的翻译,我介绍一个生意给你。”
巴豆说:“什么生意?”
石深说:“总是踏三轮车的事情了,这是一位台湾客人,希望招待得周到一点。”
巴豆说:“他要到什么地方去?”
石深说:“他要全市到处走走,到处看看,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啊。”
巴豆看看石深,问:“我跟你并不认识,这样的大生意你怎么会介绍给我?”
石深说:“你还很有警惕性啊,你只管做生意赚钱就是,管那么多做什么。”
巴豆说:“这样不明不白的好事,叫人心里不踏实。”
石深说:“你尽管放心,我不会给当你上的,我是国家旅行社的翻译,有据可查的。”
听石深的口气,好像对巴豆情况了解得很多,这更使巴豆觉得奇怪。
石深又说:“我的工作证你看一看,这样你也可以放心了,其实我只是希望找一个认真负责一点的人,因为那个台湾人要求比较高,其他也没有什么原因,你就不要再费心思去猜想了。”
巴豆说:“我不费心思,有生意做就好。”
石深说:“我就进去陪他出来,给你介绍一下,他恐怕不是半天一天能解决问题的,恐怕要你几天时间呢。”
巴豆说:“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事情当然是越多越好啦,他包一个月包一年才更好呢。”
石深笑着说:“你们这些人,胃口好厉害。”
石深进去不一会儿,就领了一位台湾老人出来,跟巴豆介绍过,石深就走了。
巴豆了解到这位老人是一个老兵出身的商人,离大陆整整四十年了,此番归来探亲,当是感慨万端,但因为日程活动都由旅行社统一组织安排,就连会见亲友,也都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老兵本是姑苏人氏,生于斯,长于斯,虽然时隔四十年,但对少年时故乡大街小巷的种种风情,记忆犹新,来的第一日坐在大旅游车上,进出南洲宾馆,就发现宾馆门前的三轮车,老人激动得大叫“黄包车,黄包车”。
为了了此心愿,他向陪同他们团的石深提出来要一个人坐三轮车出去转转,石深就把他交给了巴豆。
巴豆扶老兵上了车,问他要到什么地方去,老兵左顾右盼,过了一会儿才说:“先走走,先走走。”
巴豆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意,大凡这样的坐车人,不会很计较车钱的,他们怀着思乡之情,抱着追昔之念,对于金钱一般是不大在乎的,碰上这样的客人,车夫就要灵活一点,体力和脑力并用,一路上还可以担负起导游的责任。
所以巴豆很快就和这位老兵熟了,谈谈说说就比较随便了。
巴豆问他:“老先生,今年有六十了吧?”
老兵笑笑,说:“六十,不止了,六十九了。”
巴豆说:“看不出来,真的看不出来。”
老兵很高兴,巴豆等他在车上坐好,又问:“先生想到什么地方去?”
老兵还是左顾右盼,过了一会儿才说:“你踏吧,先走走,先走走。”
巴豆就踏起三轮车慢慢地在街上转。
老兵坐在车上,十分兴奋,不停地说:“不认识了,不认识了。”巴豆就利用时机,向他宣传值得一看的地方,可是说了好几个地方,老兵都说已经去过了,是旅行社组织了一起去看的,不想再去了,是否还有别的地方。
巴豆说:“那就到石湖去吧。”
老兵说:“石湖,哪个石湖,是不是那个石湖串月的石湖。”
巴豆说:“是的,你想不想去?”
老兵连连点头,说:“去,去,我要去的。”
巴豆就拉着老兵往石湖去,石湖在城西,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