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夫妇为了兴根的事情真是很认真负责,他们在大婶婶说了这件事以后,有好几天下班回来,别的事都不说,总是先说怎么找人怎么托人情的问题,大婶婶心里十分感激,她说:“真是很难为你们了,你们都是很忙的,我知道,我这事情反正也不是很急的,等你们空下来再说。”
可是刘建成和杨玲他们都觉得这事情是不能拖的,要办就要抓紧办,他们总是和大婶婶一起商量怎么办,大婶婶觉得东家真是把她也当成自己人的。
以刘建成的意思,是要去找乡镇局的局长,他觉得这样的事情为了省去许多的扯皮的麻烦,干脆直接就送到局长那里,只要局长说了话,下面的人也就没有别的什么话好多说了,即使有些意见什么,最多也不过在背后嘀咕嘀咕罢了,总不敢去向局长提什么看法。
大婶婶觉得东家说得很在理,只是不知道这乡镇局的局长东家是不是认识,是否熟悉,还要不要再转别的人托人情,刘建成好像明白大婶婶的担心,他说:“你不要担心的,乡镇局的局长和我是一级关系,我们原来插队就是插在一起的,我也难得向他开口求什么事情,求到他,相信他总要给一点人情面子的。”
大婶婶听了就很不过意,说:“倒是为了我,你才去向人家开口的,真是不好意思。”
刘建成说:“话不要这么说,我帮你,你也帮我,这样才是有来有往,要不然总是你帮我们,我们也是不过意的呀。”
大婶婶说:“真是碰到了你们这样的好人家。”
这时一直没有表态的杨玲说话了,她说:“我倒要给你这个主意泼一点冷水,沈局长这个人,大家叫他铁面虎,你也是知道的,据说许多人找他求人情,他都不给面子的。”
刘建成说:“我跟他的关系不一般。”
杨玲继续泼冷水,说:“你跟他,也不过就是一起插队那一点交情,后来好多年也不来往,谁知道他还记不记得你,还认不认你呢。”
刘建成说:“不会的,我们当年那一段交情可不是一般的交情。”
杨玲说:“你不要说,我听人家说的,上次沈局长的一个侄子求他办事情也被他一口回绝了,弄得沈局长的哥哥在外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刘建成听杨玲这样说,有点不高兴,说:“照你这样说,这忙我们就帮不上了,就不要帮了?”
大婶婶看他们夫妻有点小意气,连忙说:“不要紧的,不要紧的,兴根也只是随便问问的,不一定非办的,不能叫你们为难的。”
刘建成说话就有一些气在里面,他说:“我这一次偏要帮上一个大忙,偏要找他沈家里,看他怎么回我,看他好意思开这个口,你也不要挡我,挡了也没有用,我是去定了的。”
杨玲说:“你这个人真是拎不清的,你这话说出来,好像是我不肯帮阿姨的忙,其实不要以为只有你愿意帮阿姨的忙,我也是想帮忙的,只是我要比你更注意一点实际效果,讲究一点策略,把事情做得更稳当一些罢。”
刘建成说:“什么叫更稳当一些?”
杨玲说:“我的意思,第一步不一定先找沈局长,可以先托一托下面科里的人,你认识的老李,我认识的蒋芬都可以拜托他们的,先从他们这里人手,把下面的路子通得差不多,到时候再找沈局长,就说下面都已经说好了,就看你局长大人一句话了,也堵住他的推托,要不然,他很可能说,这事情要看下面具体经办人员的意思啦什么的,现在下面先摆平,他上面也就不好再推托,在下面也是一样,找老李蒋芬他们时,就跟他们说,上面的路子我们会想办法,不要他们承担什么,他们只负责下面的事情就行,这样也就挡住他们把事情往上推的可能,我这样考虑,你说是不是比你考虑得全面一些稳妥一些呢?像你这样直接找沈,莽莽撞撞,万一在沈那里一下子碰了壁,你连再回旋的余地也没有,那样就麻烦了。”
杨玲一番话说得十分在理,确实比刘建成考虑得更周全些,刘建成笑着说:“还是女人的心计好呢。”
大婶婶在一边听了,也觉得杨玲的办法是可靠的,她感激地说:“真是谢谢师母。”
杨玲笑了,说:“阿姨你又要说什么谢不谢了。”
大婶婶也笑了起来,她实在是说惯了嘴,改也改不过来,而且大婶婶也天生是这样的脾气,人家帮了她一点,她总是心里不过意得很,不知道要怎样报答人家感谢人家才好。
总体方针定下来,先找刘建成的熟人老李和杨玲的熟人蒋芬,这两个都是在乡镇局的科里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