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无人作证 范小青文集1 > 默认卷(ZC) §二

默认卷(ZC) §二

永明说:“你不要以为你去的时间不长,就不把农转非的事情放在心上,这事情是要争取的,你知不知道?”

彩红说:“我知道。”彩红在说这话的时候,她心里正在笑着呢,在放新年假的时候,镇长跟她说的话,这几天来,她一想起这些话,心里就觉得暖暖的,她甚至舍不得把这些话讲出来让家里人分享分享,她要一个人独自地慢慢地品尝呢。

那一天镇长特意把彩红叫过去,说彩红告诉你一个消息,你先不要跟别人说,家里人也暂时不要说,过了年来,有农转非的名额,给你先转。

彩红看着镇长真是不知说什么才好。镇长笑了,他挥了挥手,说你走吧,回去过个开心年,这些日子也够你应付的,回去少喝点酒。

彩红除了知道点头,别的就不知道该怎么样了。

新年的几天假放完了,彩红在正月初五这天去镇上上班,她又走上了这条熟悉的路了。天气很冷,有霜冻,彩红一边走一边看着路边被霜打了的桑树,她看到桑树在严寒中居然已经开始冒出新芽,彩红心里就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她觉得自己很快活,想到很快又要见到几天不见的镇机关的同事,彩红就愉快。其实彩红也明白,她心里想的并不是所有的镇机关里工作的人,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使她愉快的,彩红于是又想起了嫂子说起张镇长时的那种神态,嫂子看着她的那种眼光,彩红心里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张镇长不是杨湾本地人,他是当年的插队青年,也不是插在杨湾乡间的,而是在另一个地方,后来做了插队农村的先进,就在乡下扎了根,慢慢地做了农村的干部,经过几年的调动,后来就调到杨湾来做镇长,彩红到镇上工作的时候,张镇长已经在镇长位子上工作了一段时间,大家都觉得张镇长人也好,工作能力也强,好像就挑不出什么毛病似的。

张镇长能从刘厂长那里把彩红挖过来,说到底镇长也是有镇长的打算,当然这打算不大可能是为彩红考虑,只能是为了镇长自己,或者是为了镇上的工作。当时镇长和彩红谈话,彩红很愿意跟张镇长走,但她又觉得就这样跟了镇长走很对不起刘厂长。镇长听彩红这样说,他看了彩红一会,后来他说,刘厂长那里有我说话。彩红不作声,镇长问她你自己想不想到镇上工作,彩红说我想去的。镇长又问你想到镇上去做事,是不是因为镇上工作比在厂里有前途,彩红想了想,说我也不知道。镇长笑了起来,没有再和彩红说什么。彩红回去把张镇长的话跟家里人说,永明问,他是不是说过有可能转户口,彩红说是说的,永明说,那你还犹豫什么,比你在化工厂好多了,在化工厂就是有机会也轮不到你,厂里恐怕有成千的农村户口等着转,镇机关能有多少人,你的机会就大得多,而且在机关里一转就是干部编制,你怎么头脑不清呢?母亲说,她就是头脑不清。彩红看看父亲,父亲不说话,只是冷冷地哼一声,彩红不知道父亲哼的什么意思。后来张镇长直接和刘厂长说了,很顺利就把彩红调到镇上去。刘厂长在彩红走了以后很想再物色一个像彩红这样的女孩子,可是他始终没有物色到,这种事情也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许在杨湾一带乡下,像彩红这样能喝上几杯的女孩子大有人在,只是厂长他碰不到她们。

应该说张镇长把彩红调到镇上的目的和刘厂长当初的目的是差不多的,张镇长自己身体不怎么好,酒量也是有限,常常为应付不了场面发愁,在化工厂他亲眼看到彩红喝酒的豪爽和气魄,一见之下,张镇长就想,要是我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就好了,过了不久张镇长的这种想法就变成了现实。从一个单纯的目的出发,后来却达到了超过这个目的的效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收获。彩红到镇上工作了半年以后,她的内在的许多潜力渐渐被发掘出来,喝酒原来只是她的许多能力中的小小的一部分罢了。

现在彩红走在通往镇上去的路上,彩红觉得四周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好,连寒冷也是好的,连霜冻也是好的。

彩红在走进杨湾镇的时候稍稍犹豫了一下,她是从杨湾的西口进入杨湾镇的,从西口到镇机关,有两条路可以走,彩红稍稍想了一下,她选了一条远一点的路,没有别的什么意思,这条街上,秀清在那里开了一家饭店,去年夏天,命运就是在这里开始照拂彩红的。

彩红很快走到了秀清的饭店门口,门开着,彩红没有想到要进去看一看,她只站在门前呆呆地看着,思想也不知飞到了什么地方,后来秀清出来,看到彩红在门口发愣,秀清过来,说:“哟,彩红,你现在不认得我们了。”

彩红愣了一下,说:“秀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