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对彩红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后来记者又陆陆续续和彩红谈了两三天,几乎把彩红肚子里所有的东西都掏了出来,最后终于满意而归。
不多久,一篇大文章发出来了,并不是发在那张小报上,而是发在省里的一张最大的最有权威的报纸上,这位小报记者的名字也随之响了起来,这篇轰动了一方的文章的题目叫做《大喝大发,小喝小发,不喝不发》。文章写杨湾镇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是怎么样利用酒大做文章,文章还详细写了有关姚彩红的内容,并由此出发大谈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女性的作用,尤其是在重男轻女的风俗至今仍十分浓厚的乡间。其实文章本身倒并没有很明显的褒贬和是非评价,记者在杨湾的日子里也是和所有的人一样天天上酒席,天天高唱喝酒歌的,他曾经搜集了许多关于乡镇企业喝酒的顺口溜、民歌民谚,说起来一串一串的,喝多一些,他就吹自己喝遍天下东西南北的光荣历史,所以他的这篇文章能写得生动翔实,和他的切身经历自然是分不开的,记者在文章中并没有摆出自己的观点,对酒在发展乡镇企业中的作用,他既没有赞扬,也没有批评,只是作为一种现象提出来请大家思考,报纸发这篇文章的用意也是如此,为此还加了编者按,说明文章虽然写的杨湾,但是这种现象却不只是杨湾独有,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希望各界读者能就此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并且不仅对喝酒的现象,也可以对别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于是很快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报纸的发行量那一阵也上去了。
杨湾镇在这场大讨论中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真使杨湾人哭笑不得,认为杨湾镇的经验可取的人,都到杨湾来参观学习,镇上的干部大部分都投入到接待工作中去,还是忙不过来,当然这样的忙总算是让人忙得心里舒服,另外一方面也不断有人批评指责杨湾的做法,包括上级领导部门的人,一时间杨湾的压力也大起来,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人专门赶到杨湾来,说是要看一看姚彩红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也有的人出高价聘她,也有的向她讨教,也有人很严肃地要和姚彩红谈谈心,还有的人一见到彩红就说,原来就这么一个丫头呀。
一天镇长看到彩红坐在办公室里发愣,他走进去说:“彩红,你有心思?”
彩红说:“没有。”
镇长说:“没有就好。”
彩红站着沉默了一会,后来她说:“其实,其实还是有一点的,我想,那篇文章,都是我说出去的,都怪我。”
张镇长也沉默了一会,后来他笑了笑,说:“其实什么事情也没有,是不是?”
彩红不作声。
镇长又说:“彩红你好像变了,你以前不发愁的。”
彩红说:“可是,这事情……”
镇长说:“真的,真的没有什么事。”
彩红说:“没有事就好。”
彩红转身要出去,镇长忽然叫住了她,他看了她一会,说:“彩红,你想不想到县里去工作?”
彩红看着镇长,她好像没有明白。
镇长又说了一遍:“如果有机会让你到县里去,你去不去?”
彩红摇摇头:“我不知道。”
镇长也摇摇头,说:“再说吧。”
彩红点点头,其实彩红心里,是有好多话想要向镇长说的,她很想说,也很愿意说,但是却什么也不说,她在镇长面前永远都是这样,有许多话想说,却是说不出来。
彩红就这样走出了镇长的办公室。
此时此刻守在彩红头上的命运正在注视着彩红的一举一动,它看到彩红走出镇长的办公室,命运苦笑了一下。
彩红在命运的苦笑中走了出来,她心里有些茫然,她在政府的大门外转了几个圈子,后来她慢慢地走到了秀清的饭店门口,秀清不在店堂里,换了一个年轻的姑娘在招待客人,几张桌子都坐得满满的,又是一片热闹,彩红想起当初她走过这地方,远房表叔突然跌出来的情景,不由笑了一下。
彩红正发愣,就发现店里有人在招呼她,定睛一看,却是陆副书记,正在陪客人,陆副书记招呼彩红进去,给客人们介绍了,客人闹起来,要彩红喝酒,陆书记挡住说:“我帮姚彩红说一句,她胃不好,医生关照不能再喝。”
大家说,陆书记她又不是在你们党委这边工作,她是在政府那边,你帮的什么忙呢。
陆书记说:“在这边在那边都是为我们镇上工作,我不能害她的。”
大家见陆书记这样说,也就不再勉强。
彩红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