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燕道:“你让他去送。”
丈母娘道:“你说得出,你知道现在菜价怎么样了?这么好的活鲜,有钱也买不着呢,送人,说得出!”
吴为一说:“原来,你们也知道好。”
江小燕口气稍稍缓和了些,道:“没有谁说这不好,白送的,又送上门来,还能不好?只是东西多,天又热起来,时间一长,不臭么,你不急呀,本来是想商量看怎么办的,也不值得你如此动怒呀。”
吴为一道:“你们那是商量的口气吗?”
江小燕道:“现在你是越来越凶了,别人发了财、做了官才凶起来,你还没发没升,先就凶了。”
吴为一绷不住,笑了一下,道:“我凶得过你呀。”
江小燕也笑了一下,说:“怎么办吧,这些东西?”
吴为一说:“不止这些,以后还有得送呢,马上‘五·一’了吧,又有得来,逢年过节的,不会忘记我的,说了。”
江小燕道:“看你不出啊,和乡下人还挺合得来,关系挺不错嘛。”
吴为一有些得意:“那是。”
江小燕道:“早知今天这样,当初应该买个冷冻室大的冰箱,其实去年你下去以后,我就想到过,但是想想反正一年时间,一年以后,人家早把你忘了,还送什么,就一年,也浪费不到哪里去,倒不知乡下人还挺那个的。”
吴为一道:“买个冷冻室大的也不行,也是放不下。”
江小燕想了想,道:“你的意思,是买个冰柜?”
吴为一道:“你看吧。”
江小燕又想了想,道:“那就下决心买个冰柜。”
隔日就去买了冰柜回来,把乡下带回来的东西洗净了放进新买的冰柜,丈母娘看着喜滋滋的,道:“这下子好了,我也不操心了,唉,你们这个家,叫我操的心实在太多了。”
一家都开开心心,吴为一回局里报了到,开始上班,因为在下派工作中被评为先进,局里开会时还专门表扬了他。吴为一在这一年下派时间内,为所在乡镇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努力,虽然联系的多,成功的少,但是做乡镇工作的人都知道,乡镇企业的发展,本来就是十网打鱼九网落空的事情,只要有一网成了也就成了,后来大家都发展起来,事情越来越难办,有的人干脆将这种十之于一的比率改成了“千三”的说法,意思是谈一千次能有三次成了,也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如此说来,吴为一在一年中替乡里和村里谈成了两个合资企业,还为他们贷了款,虽然数目不能算很大,但是三百万元救活了一个丝绸厂,这是千真万确的。当时丝绸厂被夹在蚕茧大战中,被一笔资金卡死了,进退两难,面临倒闭的危机,吴为一在最关键的时候替他们借到三百万,真是雪中送炭。那一阵,吴为一成了乡里的救命星,丝绸厂是这个乡的骨干企业,乡里的大半产值利润从这个厂产生,所以救了一爿厂也等于是救了一个乡,乡里的干部到县里开会到处宣传吴为一,弄得县里也都知道,下派干部开碰头会时,别的人就说,吴为一,你这一当先,我们日子可就难过了,乡里村里都以为我们个个像你似的神,追着屁股让我们借钱,到哪里去借呀,吴为一,你把步子放慢些好不好,你这样奔,我们赤脚追也追不上呀,现在资金这么紧,你到哪里弄来的钱,能不能给我们也介绍点路子?吴为一道,我也没有什么路子,这次的钱也真是凑巧了。大家说巧事情怎么都让你碰上,我们怎么就碰不上?还是你有本事嘛。吴为一指天发誓,道,我真的也没有什么本领,那天我带着我们那厂长在城里乱转,被钱逼死了,突然就碰到过去的老同学,大概看我脸色不大对头,便问起出了什么事情,我一说了,同学道,我倒是有个亲戚是在外地的银行,前不久倒是听他说过可以借出点钱来的,不过这个人我们都知道他,不大好说话的,你们若愿意,可以去试试。大家说,看这话说得多好,若愿意,那时候,谁还不愿意,别说外地,就是外星球也得去呀,对吧,吴为一?吴为一道,是的,我和厂长当天连家也不回,正好我的老同学也空着,当夜里就一起上了火车赶去了,就借到了。大家听了,感叹道,人实在是有命运,像我们奔死了,也奔不到,别说三百万,三十万也难,你倒好,在街上走走就走出个三百万,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呢。吴为一只是笑,想他们说得也是不错,自己也没出很大的力气,便做成了事情。最后吴为一评先进的时候,是一致同意的,大家说,不管运气不运气,吴为一确实做了事情就评他,这年头上,谁整得着钱,谁就是爷。大家笑,吴为一也笑,道,我成了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