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没有想到,萧成野在民间的声誉,竟然那么高。
他这边刚死了不到一天,消息传开之后,在民间已经有人替他开始披麻戴孝地喊冤了。
皇帝阴沉着脸,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人带头现在在京城各大茶楼戏舍高喊端王冤死,说端王是为了替皇上挡刀挡剑,所以才会被刺客刺杀。
这里面有不少今年秋闱进京赶考的学子,他们正准备****,让皇上彻查,到底是谁害了端王!
甚至带头的人据说是岳阳书院的学子,是崇山老人的关门弟子,虽然没有参加科考未有功名,但是已经闻名南方四州了。”
那人说完,皇帝的脸青青白白又黑黑,变了几次脸色。
他没有说话,因为气得。
众大臣都跪着,但是心里纷纷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
古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流之势,波涛汹涌,防不胜防。但是比川流更恐怖的,是突然爆发的山洪。
而文人的那一张张嘴,就是山洪。
不能让他们抓住一个点,只要这群文人敢抓住一个点,马上跟闻着蜂蜜的蜜蜂一样沾上面,根本轰不走。
他们比一般老百姓要伶牙俐齿,而且还懂点儿穷酸的知识,特别会以古讽今,变着法子骂人。
所以,为什么帝王总是喜欢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呢?
因为这群文人嘴太毒,让他们揪着了,而且是有名声的人揪着了,很不好办。
这种人,镇压了暗杀了,他们能制造出更可怕的舆论来造反。
过了好久,皇帝才缓过来,他想了一下,招呼翰林院的学士出来:“张爱卿可有什么法子,安抚一下这些进京赶考的学子?”
张学士一把年纪,哆哆嗦嗦地站出来,躬了躬身,说道:“为今之计,只有彻查刺杀端王的凶手,给学子们一个交代,否则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皇帝有些不耐烦地蹙眉。
他当然也知道!但是怎么查?这就是他干的!
他又把刑部尚
书拎出来:“爱卿以为,这次刺杀一案,应该怎么查?”
刑部尚书恭恭敬敬地回话:“皇上,刑部主管刑事案件,刺杀这样的事,不属于刑部的范畴……”
“混账!”皇帝怒喝一声。
刑部尚书扑通一声重新跪下,连声说道:“皇上,端王常年征战在外,说不准是被军中宿敌或者是帝国奸细所杀,这真的不归刑部管啊!”
刑部尚书的话,给皇帝了一个新思路。
“敌国奸细?”
他张口琢磨着这个甩锅的可能性,但是兵部尚书站出来说话:“皇上,如果是敌国奸细刺杀,还是要从长计议。”
“哦?”
“一旦确定是敌国奸细,不管是西羌还是北疆,甚至是南疆,这都昭示着我大端要和他们决裂。到时候对方如果有了反心,不再臣服于大端。到那时,边疆危矣啊!”
众人听到,纷纷点头。
这倒是真的。
皇帝瞬间又心塞了。
杀人一时爽,甩锅不好甩。
要是不能找一个能说得过去的替罪羊出来,根本没有办法向那群人去解释。
皇帝烦得不行,问道:“这件事,由谁出来彻查,比较妥当?”
谁都不想查这种事儿,这不是往皇上头上挥刀子么?
一时间,众大臣安静如鸡,没有一个吭声的。
皇帝点了翰林院的张学士,问:“张爱卿可有人选?”
张学士回道:“皇上只要找一个德高望重有身份的人去审,而且这人也应该是在朝野之中,位高权重,想来是能服众的。”
德高望重,张学士本身就挺德高望重的。
但是他不够位高权重。
皇帝想了一下,突然灵光一现,他让众大臣都滚蛋回家了。
众大臣麻溜地离开,谁都不愿意再多呆。
皇帝坐在紫宸殿里,眯着眼睛沉思。
良久,安德海试探着唤了一声,“皇上?”
皇帝回神,吩咐道:“让秦丞相进宫一趟。”
安德海心中思绪纷飞,真是帝王心,海底针啊,现如今他也不明白皇帝是在想什么了。
……
秦
霜华被关到未央宫之后,呆呆地坐着,像是失了魂一般。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