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光,当初家境普通,曾下乡做过8年知青,回城后在重庆城建局当电工,娶何永智为妻。何永智在家中排行老七,人称“七妹”,当时她在重庆的六一儿童鞋厂担任设计师。
何氏七姊妹,六个嫁得如意郎君,只有廖长光身份低微。何永智在七姐妹中尤为靓丽,在当地是出了名的美人,廖长光因此备受众人挤对,境况难堪。廖长光受此刺激,发誓创业以出人头地。
1982年,廖长光用卖房所得的3000元买下重庆八一路“好吃街”上一家16平方米的临街店面,经营火锅生意,妻子何永智将小店取名为“小天鹅”。一开始生意很不顺利,没有赚到钱反而亏本不少。廖长光在妻子的理解与帮助下,坚持不懈,专力创新,数月后开发出迥异于传统重庆麻辣味火锅的荔枝味火锅,这才开始扭亏为盈。
继而廖长光又开发出后来风靡大江南北的重庆鸳鸯火锅,事业开始更上层楼,先后在天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设了分店或加盟店,甚至飞越重洋,到美国的西雅图等城市落户,成为拥有100多家企业、涉及多种行业的跨国集团。
心灵感悟
人活着就要为自己争一口气。与其总是生别人的气,不如学会自己跟自己斗一口气。起点低?我要高给自己看看。事不顺?我要顺给自己看看。要争气就得有志气,光有志气还不够,还要将它化成一股激励自己不断进取的力量。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巴尔扎克的故事
《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1838年写成了另一部名著《巴尔玛修道院》。他宣称,这部小说要到1880年以后才会被人理解。不料,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立宪报》上读到司汤达的这部小说中描写滑铁卢战役的一章后,在一封信中写道:“我简直起了嫉妒的心思。是的,我禁不住自己一阵醋意涌上心头,我为《军人生活》(巴尔扎克的作品)梦想的战争,如今被人家写得这样高妙、真实,我是又喜又痛苦,又迷又绝望。”
不过,巴尔扎克很快从嫉妒中净化。第二年,他写了《司汤达研究》一书,对《巴尔玛修道院》大加赞赏,并以此作为自己写作的动力。
心灵感悟
再有才华的人也会遇到比自己高明的人,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便决定了这个人今后的成就。只要你善意地对待他人,嫉妒也可以化为竞争和前进的动力。
杜鲁门临终遗憾的事
杜鲁门这个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美国总统,1950年的最后几个月里,是杜鲁门执政生涯中最难挨的时期,中期选举受挫,美军在朝鲜半岛溃败。与麦克阿瑟将军矛盾激化,最亲近的新闻秘书突然去世。就在此时,他那酷爱歌唱艺术的宝贝女儿玛格丽特又火上浇油,引出了令民众不能宽恕的一封信。
那天,杜鲁门和第一夫人走进演出大厅,里面3500个座位早已座无虚席。玛格丽特走上舞台,她身穿粉红色的绸缎服装,显得容光焕发。当她向总统包厢鞠躬时,杜鲁门微笑着向她鼓掌致意。
玛格丽特唱的都是轻快的曲子,包括舒曼、舒伯特的选曲,以及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一个咏叹调。她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而且谢幕达4次之多。
第二天,***《时代先驱报》发表赞美性的评论。但是,观众中的一些人认为她的演出不够标准。
早晨5点半,在布莱尔大厦,杜鲁门打开了《***邮报》,在它第2部分第12版上看到音乐评论家保罗·休姆的一篇评论文章。评论开头说:“女高音玛格丽特·杜鲁门昨晚在宪法大厅演唱。杜鲁门小姐是美国的一位奇才,她悦耳的嗓音音量很小,音质尚好。她在台上极有吸引力。然而,杜鲁门小姐无法唱得很好。她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唱得平淡,昨晚甚至比过去几年来我们听到过的任何一次都更加平淡……几乎没有什么时刻能使人感到轻松……杜鲁门小姐的水平没有提高……并且要付听世界上最优秀歌唱家演出一样多的门票费……”
由于杜鲁门正处在紧张状态下以及悲痛之中,因此这篇文章引得他大发雷霆。在布莱尔大厦的书房里,他在一本白宫便笺上给保罗·休姆写下了一封激昂万分的信,并让白宫的收发员塞缪尔把信放在街上的邮筒里。
虽然休姆和《***邮报》的编辑决定不刊登总统的信,但信件显然被复印了出来,而且很快就全文出现在小报《***新闻晚报》的头版上。
信中杜鲁门指责休姆说,“在我看来你是一个灰心丧气的老头(其实休姆才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