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时间管理方案 > 第三章:说服与倾听的实践1

第三章:说服与倾听的实践1

你可能是地球上最雄辩的人,但是,如果你不倾听周围人的声音,你就不是一个很好的沟通者。当人们什么也听不进去的时候,他们会显得不耐烦。但别对你的员工显得不耐烦。如果他们感觉到你没有听他们说话,他们就会对你的话表示出抵制的情绪。因此,可以说倾听和说服是不可分割的。

交谈需要双方共同来完成

管理警戒区

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哲人那里,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人不解地问。

“第一个是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实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如果不是真实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那个人迟疑地说:“不,正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果真很重要吗?”“并不重要。”那人不好意思地答。哲人说:“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既不真实,也非善意,更不是重要的,那就别说了吧。如此,它便不会困扰你我了。”

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与人交谈不能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和接受程度。如果所说的话在对方那里注定不能引发共鸣,则说还不如不说。

那么,与人交谈到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下面我们提出4点来讨论。

1.不独占谈话时间

首先,与人谈话时口辞伶俐虽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独自一人滔滔不绝地大发议论,可就不美了。如果非得长篇大论时,至少也得让听众们不会感到枯燥无聊。只有这样,大家才会乐意听你发表高见。即使如此,也还应尽可能地做到长话短说,因为毕竟,谈话是不该一个人唱独角戏的。你总不希望自己一个人霸占了所有人的时间吧!尤其是在场所有的人。人人均有能力支配属于自己的时间时,你更应该谨守本分。

2.因应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话题

谈话的内容,应该尽可能选择在座人士喜欢听的话题,或是聚会的主题。如果尽说些历史、文学,抑或是外国的事,倒不如谈些天气、服装,或东家长西家短的,场面反而落得轻松。偶尔需要谈些诙谐的话题。虽然内容不见得有任何意义,但是在不同类型的人们聚会时,作为共通的话题,最为适切。尤其是在谈判时,由于时间拉长,将使气氛越发的险恶,如果能谈些轻松的话题,必能将层层的阴霾一扫而空。在这种场合如果爆出几句俏皮话,并不是件可耻的事。难道你不认为尽谈些吃的,或是酒香及其制造法,也是一件让人娱乐的事吗?

人生经验丰富的人,能迎合对象,有如变色龙般地变换颜色,选择话题。这并非是邪恶的态度,也不是卑贱的态度,它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润滑剂。自己无需去扮演会场气氛的营造者,只须配合周遭环境即可。这乃是立身于人群之中需采取的灵活态度。

应该尽可能避免会引起对立意见的话题。在意见相左的团体里,若是不慎丢下火苗,不久,便会引发一场恶战。假使谈话苗头不对,唇枪舌剑将会一触即发,应该机灵地岔开话题,结束不愉快的争端。

3.别谈论自己

在众人聚会的场合里,最糟的莫过于将所有的话题尽放在自己身上。有些人则会以自认为巧妙的方式提起自己,例如:大伙儿正在批评某些不正当的行为时,他会洋洋自得地举出自己的优点来加以比较。如,“说这种话是相当可笑的,我是绝不愿意说这种话的”,“如果是真有那种事,我也说不出口”,“对我来说,为了自己没做过的事,而遭受他人猛烈的抨击,即使是说破了嘴,我也会百般辩解的”之类的话。

这点应极力避免。无论是多么出众的人物,只要是谈论自己,自然而然地脑海中便主虚荣心与自尊心给盘踞了,如此一来,必将引起众人的不快。

4.不可自我吹嘘

不过,也有些人表面上不露痕迹,巧妙地掩饰了自己的虚荣心与自尊心。但是,当他遭逢挑衅不得不亮出底牌时,便会开始露骨地自吹自擂。你也曾见过这种情形吧!有人一心一意地想听别人的奉承,于是便先自夸自耀。不过,即使他们所说的全是真话,这种情形少之又少,也不见得会赢得称赞。譬如,和自己没多大关系的事也一一拿来吹嘘,说自己是某某伟大人物的后裔或亲戚,仿佛自己也是一代名人般。他的祖父是某某人、伯父是谁、亲友是干什么的……不停地背着家谱。这种人,大概没必要和他们见面。就算他所说的全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