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皇上莫弃:妾本非好妒 > 第8章 严父宝刀出鞘

第8章 严父宝刀出鞘

把烦恼忧愁、生气、不满意全写在脸上。

母亲雅芝此时眉毛闪动、目光正视着女儿,嘴角紧绷,表现出一种十分庄重严肃的神态。

俩人的表情如此,体态又如何呢?

女儿站着,双臂交叉抱于胸前。这是她少有的姿态。似是缺少安全感。

母亲坐着,两腿并拢,脚踝交叉而坐。一副正襟危坐之态。家长之态。

独孤信走南闯北的人,见识何其多!

一见两人如此情形,他立即明白了母女俩是怎么样的一种态势。此时俩人反不如往日亲近。

看来夫人雅芝并没有完全说服这个原本就很有思想见地的女儿羽儿。

是得独孤信老夫我自己亲自出马了!独孤信这样想。

这把宝刀不出宝刀出鞘则已,一旦出鞘,应该是势如破竹,所向无敌才对。事情应该能很快地得以解决。

独孤信对自己的办事能力办事效率充满了无穷的信心。他一向是个自信乐观的人。

他迈着稳健的脚步走到女儿跟前,拿目光温和地注视着她。

独孤羽下意识地抬头一看,只见离自己极近的父亲瞳孔放大了,他的眼里似是含着对她这个小女儿的无限喜爱。

有一股暖流自独孤羽的心中缓缓淌过。

独孤信见到女儿不再眯着眼了,不知是不是因为父亲的个子比她更高,她仰视着父亲,好像在思索着什么。

嘴唇也不再嘟着了。变为微开的形态。

独孤信对着女儿伸出右手,看似随意地抬手,轻轻地捏了捏女儿此时上扬的下巴。

心想:这倔强的孩子!

是到了该说些什么的时候了。

料想刚刚羽儿的娘亲雅芝一定是苦口婆心地劝过了。

不能说完全没有作用,但应该说作用并不大。

瞧羽儿她刚才的动作,表情,这些无声的语言已展露出了女儿的真实的内心想法了。

女儿实际上还是不太乐意接受父母亲大人为她安排的这段婚事的。

认为女儿沉默就是同意,这只不过是作为娘亲的雅芝的一厢情愿的想法。

独孤信相信自己的这个小女儿:以她的聪明,她是一定懂得这个世间通用的一个道理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谁家不是如此呢?普通老百姓家尚且如此,

更何况是如独孤家这般身居朝廷要职的名门望族呢?在这个时代,婚姻怎么有可能让青年男女自主呢?婚姻自主对于绝大多数青年男女来说都是不可即甚至不可望的一件事。

这绝对是是水中月,是雾里花。想都别想。

虽然女儿不是不懂,她懂。

但是这并不代表她肯乐意接受。

除却先前的那一件事。其实依独孤信的本意来说,他自己也是绝对不愿意女儿带着不满和委屈嫁到夫家的。

他终于开口了,声音朗朗:

“羽儿,你坐下。”

然后他拉着女儿纤细的小手,让她坐着。

接着他又靠着女儿坐着。

“杨家二公子出身名门。他的祖辈赫赫有名。曾任过太尉、太守、也跟你爹爹一样任这司马。他的爹爹曾跟随当今皇上起兵,立下赫赫战功。皇上赐姓为普六茹氏,官至柱国、大司空、大国公。他的母亲吕氏,在生下他的时候,殿庭中充满了紫气。一位来自河东的尼姑对他的母亲吕氏说,这孩子生得与众不同,将得天下。”

独孤羽睁大了双眼。

爹爹所说的这些话难道不是在散播迷信思想吗?这很可能是以讹传讹。

也太离奇了吧?荒谬!

心中虽有不信,但因畏惧父亲,独孤羽并不敢出语置疑。

只听独孤信接着往下讲:

“因公子所生之貌,再加上他还有另外一个奇特之处,那就是他的手中竟有一个‘王’字,还第三个原因,那就是他的哥哥对他的深情呵护。谁欺负他绝不放过谁。这样一来,在他初入太学时,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敢不尊重他。”

“杨家二公子十四岁时,就被京兆张伟征拜为参军。十五岁时,因他父亲的功勋任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十六岁时,升任骠骑大将军。”

独孤羽听父亲念念叨叨的,那一大串的官名她并不感兴趣,但她还是听出来了,这杨家二公子少年得志,身份高贵。

难怪父亲母亲对他喜爱得紧呢!

“羽儿,这么有作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