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轻轻的放下了绣绷,看着萧婵还在专心致志地编红绳,“难怪主子要编红绳,是想送给太子殿下吧!”
萧婵颔首,“太子殿下给了我那么多恩赏,我无以回报,只能用自己的一番心意,送这些不值钱的玩意儿。”
紫苏忙道:“心意最是要紧,若无了心意,送什么都是一样的,那哪儿能体现出主子的不同之处呢?”
萧婵笑了笑,没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紫苏才轻声问道:“殿下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主子,您真的不想念他吗?”
萧婵早已眼神飘忽,脸色一红,点了点紫苏的绣绷,没好气地说道:“偏你心眼儿多,快点儿绣吧,一会儿忘了得从哪儿绣了!”
紫苏见她面色如常,似乎并没有为慕容琛离开一事多加困扰,不由得觉得太后说的话很对。
指派她们过来的时候,太后就说过,萧婵表面上对慕容琛事事恭顺,实际上她心里并不喜欢慕容琛,只是作为女人,没别的选择罢了。
因此才派了她们过来,让她们好好襄助萧婵,虽说萧婵是主子,又聪明伶俐,但到底入宫时日尚短,还得由紫苏等人来教会她如何在宫中做人处事。
几人闹腾了一会儿,忽然听见外面传来呼呼的风声,扭头看去,外头下雪了。
夜里天色黑的如浓墨,乌云敝月,点星不见,萧婵听的外头风吹打着窗棂的声音越来越轻,而雪花一开始只是零星飘落,越到后头则铺天盖地而来,雪很轻,打在地上发不出一点儿声音,极美却又转瞬即逝,不能常驻指尖,愈发惹人怜惜。
“瑞雪兆丰年,今年的雪,比往年下的更多,看来是来年收成更好了!”小四子大声说。
萧婵丢下红绳,拎着衣摆走到外面,看着红色的八角宫灯烛火照耀之下,雪地里一片朦胧的白,心下十分畅快。
看了会儿雪,萧婵便拉着他们进去了,做了会儿活,萧婵也累了,于是说道:“咱们来玩成语接龙吧!每人成语的最后一个字就是下个人开头的一个字,如何?”
曼枝连连告饶,“奴婢可不行,奴婢一听到这些就头疼,您饶了奴婢吧!”
紫苏卫恬都不肯放过她,非要让她也加入,反正都是闹着玩儿的,不好也没什么别的惩罚,也不需太过紧张。
曼枝只好勉为其难地加入,“奴婢没念过多少书,那让奴婢来第一个吧!”
众人都说好,便由她来出第一个词了,“吉祥如意。”
萧婵脑袋里闪过无数个成语,她自然是有许多成语可以说的,可此时到了嘴上,说道:“意惹情牵。”
紫苏与卫恬相视一笑,卫恬道:“只怕是主子知道太子殿下要去北漠了,舍不得才说出了这样的成语。”
萧婵点了点她的额头,“就你心眼儿多,什么都能察觉。”
卫恬笑道:“心眼儿无论大小,只要有就行,总比缺心眼儿好吧!”
过
了一会儿,又说到了萧婵这里,她的开头是一个“连”字,她脱口而出道:“连枝共冢。”
“呀,主子今儿是怎么了?”紫苏笑着打趣道。
萧婵无语,她正想说不玩了,忽然听到后面传来脚步声,“玩什么呢?隔那么远听到你们的笑声。”
这声音清冷,却又充满了温和,萧婵一怔,扭头看去,只见慕容琛轻袍缓带,眼神微醉,含着笑意走进来。
空气中荡漾着一股甘醇的酒香,他喝酒了。
萧婵扭头看着卫恬,“去端醒酒汤来。”
卫恬退了下去,萧婵笑着道:“不过是闲着无聊玩成语接龙,太子不是在晚宴上吗?”
慕容琛道:“已经结束了。”
他喝了酒,即使在雪地里走了许久,仍然浑身暖和得很,烤了会儿火,看着桌上扔着一根做了一半的红绳,道:“做给谁的?”
萧婵道:“太子殿下远去北漠,嫔妾没别的可以送的,只有亲手编了一根红绳,希望天佑太子平安无事。”
慕容琛唇角勾笑,他平静的心里缓缓流动一股清流,微微漾起丝丝缕缕的涟漪,修长的手指勾着那红绳,对着烛光照了照,“嗯,瞧着的确像是你的手法。”
萧婵奇道:“怎么说?”
慕容琛可是从来没有见过她编这玩意儿,如何就能知道是她编的?
“手法灵巧,你心思缜密,做出来的东西,自然同你本人一般精致。”
萧婵抿抿唇,有些不好意思,“沈良媛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