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没有雨水的北山,今日下着刷刷大雨,山中的排水由于连日来的落叶给堵塞住了。
“师哥~~通了没有?~”,老三在山上喊道。
山下回答:“没有见水出来~~”。
老二从山上挑来了两桶雨水,“来来,走开”,直接便冲进了排水管道。
“出来啦~出来啦,好多烂木头”,天赐在山下喊了几声,几人冲冲下了山坡回到了道观。
换好了衣服,三人坐在大殿里休息,因为今天下大雨,一个香客也没有上来。
三人也乐得清闲。拿起书籍便看了起来,不时低头作些笔记。
“有人嘛?……”,一个声音随着一个人进了玄珠观。
来人穿着一件黑色的摩托车雨衣,进了前院便看到有三人坐在大殿里,于是匆匆跨过天井就进了大殿。
艰难地脱下雨衣后,一个白衬衫加灰色西裤,腰束黑色金利来皮带的中年农民,站在了三人的面前,脚下还穿着一双黄白色的硬胶拖鞋,不断在滴着雨水。
“什么事?”,老三开口问道。
“诶…请问这里是不是有道长在?我是西边小霜的(市郊一个建水泥厂的乡村) ”,农民解释道。
“你要干什么?”,老三皱了皱眉又问道。
农民就把在田里吃泥巴的事,还有怎么遇到了黄皓霖,黄皓霖怎么告诉他的话都讲了出来,众人一听都面面相觑。
三人一听,都有点疑惑,“好像没有听皓霖提过呀~”。
农民又补充道:“村里头有些疯言疯语,而且到了晚上,老是鸡犬不宁,弄得人心惶惶”。
农民站在三人面前,自己就像个孩子一样,无助地看着。
天赐见状便让对方坐了下来,表示等雨停了再过去看看。
“啊……那你…是不是道长?”。
农民一句话,让三人都笑了。
确实,是不是道长在普通人眼里无法分辨,有时候看上去仙风道骨的未必就是大师,穿着道袍道冠的也不一定是道长,何况几人都是普通装束……
天赐微
笑着说:“我是本门的大弟子,诶,会一些看事,我不行还有我们师傅,本门的掌门”。
农民虽然懂的不多,但年纪摆在这,社会阅历有一定的见识,听得出眼前的人很低调,应该是有一定本事的人,所以也表示出很尊敬的态度。
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便是这个道理。
大雨磅礴,没下多久便没有得下了,天赐见雨变小,就跟着农民的摩托车,两人开车起程上路。
大约半小时的路程,天赐来到了一个村子的外头,农民首先带着天赐来到了那天吃泥巴的地方,这里离着村子还有一段距离,处于村外的道路,由于比较偏僻,都是泥石路为主,两旁都是田野,天赐看了看没有什么发现。然后,两人又到了土地庙,农民说那天还发现一个石像,现在可能被人扔掉了,只能含糊不清的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你说有疯言疯语,晚上鸡犬不宁,是一个怎么个闹法?”,天赐问道。
“诶……他们说有的老人经常发愣,老人们平时都喜欢到大榕树头闲坐,平时大家都没有什么,只是有几次,有人路过时,看到坐在那里的老人都好像石雕一样,一动也不动,神情发愣,过了一会又都好了。还有到了晚上,各家各户的鸡舍鸭舎,都是锁好门的,也没有一点动静,但早上醒来一看,好多鸡鸭背上的肉都没有了,像是被什么东西啃咬吃掉了,但禽畜却没有死,晚上也没有听到动静……”,农民一边说,一边疑惑不解,“我们这里从来也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天赐听完,没有回答,拿出罗盘四处转了转,跟着农民就进了村子。
小霜村是市郊的一个小村落,主要还是以农耕为主,有种植甘蔗的、芭蕉、蔬菜、瓜果都有,人口大约在两三百户左右,有一些新建的两三层瓷片外墙的房子,也有许多老房子仍住人,而离村子不远的地方,就是水泥厂。
两人没花半小时,便把村子的生活住
宅区逛了个遍,天赐围绕着村里的吉位和凶位,分别找出了一些问题。
发现好几个吉位都遭到过破坏,而且明显是人为布置的,可以看出这人很阴险,为了躲开村民的视线和认知,采取的都是隐藏的办法,在吉位上埋东西拉,在周围布下阵法拉,在凶位上聚气拉等等,但都是些简单的旁门左道。几下就被天赐识破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