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张月廷开办的是私人藏馆,所以不需要像博物馆那么宏大,也不需要像展馆那样繁琐。
过完年后,由黄皓霖陪着,在市里几个地方看了几回,最终选定了一个市中心的小型仓库作为藏馆。
有钱好办事,经过重新装修,藏馆外建起了围栏,装上了先进的防盗报警系统,仓库顶上还加建了一层,分了几个展区。
外联事务方面,有彭蔚出面打点,张月廷的私人藏馆很快就在市里成功挂牌。而藏馆的管理人员则由两方面的人组成,主要是张月廷的私人顾问,还有一部分为文物局的人。
忙活了两个月,2000年的四月初,终于迎来了挂牌开幕的这一天,许多各界的收藏家和文物工作者都被邀请来参加揭牌仪式。端西市的相关领导也十分支持,现场发表了端西对文物文化的重视和推动。
在藏品方面,张月廷为了以示隆重,不惜将香江展馆的重量级收藏都提前办好手续运了过来,其中就包括那个御用紫金磐龙玉葫芦、一对宋代汝窑粉青胆瓶、一幅清代国画大师虚谷的作品《蕙兰灵芝图》,以及那把清代的龙泉战剑。
受邀的众人也算是开了一番眼界,各有看点,赞赏有加。
午饭过后送走了宾客,张月廷和黄皓霖才得闲歇息,看着钢化玻璃里的藏品,张月廷流露出满意的笑容。黄皓霖走到了玉葫芦的**展区,几束强光灯从不同角度照射着玉葫芦,显得流光美态,让人痴痴陶醉。
而就当管理人员将藏品回收时,玉葫芦由于拿起后被一束强光灯从底部照射了一下,顿时就映射出了许多图案。现场的人见了就是一惊,经过多次尝试后证实,强光从玉葫芦的底部照射后确实会映射出了各种图案。
“这是怎么回事?玉石的映射强度和光线的弱化作用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一个管理员说道。
黄皓霖让人将玉葫芦放到玻璃柜上,把柜里的强光灯都集中对准葫芦底射了过去,紫金玉葫芦上立即发出了强烈的光芒,在四周的墙壁上,居然映出了一条龙影穿过层层障碍物的图案,墙壁上画面逼真,龙影栩栩如生,从下到上,就像一条出海上天的神龙,众人见了大叫惊奇,无不赞叹……
几个管理员马上拿出
相机,在旁边拍了起来,用不同角度组成的好几张照片为一组,留给众人收藏观看。
第二天,彭蔚听到这个消息也前来观看,果然也让他啧啧称奇,并表示这图案可能是某种信息。
黄皓霖自从看了映***的图案之后,也总觉得这里面隐藏着什么,但却又无从说起。
彭蔚回去之后,详细查阅了明清两代的宫廷记录,并没有找到这个玉葫芦的相关信息,这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一条明朝穆宗时期的抄家记录,却引起了彭蔚的注意,这是一个抄家后又被**的案子,记录中有一条“查,未有御用之物,其子携玉葫芦逃缉…”,被查抄的是一个都察院左都御史(明正二品),抄家的正是当时的锦衣卫,记录中没有详细的说明是什么葫芦之物,更神秘的是连抄家的原因也没有提及,锦衣卫是当时的秘密警察,现在要调查还真的很困难。
明穆宗,朱载垕[hou] (公元1537年—1572年),年号隆庆,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明世宗病死后继位。
说隆庆帝大家比较陌生,但明朝有个皇帝的年号大家肯定比较熟悉,就是万历,即隆庆的第三子。
刚满16岁的朱载垕就被册为裕王,其长兄为太子,后其父及长兄病故后登基。
朱载垕在裕王邸生活了十三年,这段经历,使他较多地接触到了社会阶层的各个方面,了解到明王朝内外的各种危机与矛盾,特别是严嵩专政、朝纲颓废、官吏腐败、"南倭北虏"之患、民不聊生之苦,内忧外患使他继位后关心朝局。正是在这个时期,一代名臣张居正登场。
明穆宗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尽心辅佐,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内外得到大治,史称隆庆新政。 但后又因沉迷**,导致荒于政事,在位6年后,因病去世,享年36岁。
彭蔚推断,这很可能是与隆庆即位后,纠正其父的弊政有关,他即位后马上将之前以言获罪的诸臣全部召用,已死之臣抚恤并录用其后,方士全部付有司论罪,以前的道教仪式全部被停止,这位都察院御史很可能便是前朝的牺牲品。
一个星期后,黄皓霖带着张月廷又来到了彭蔚家,两人听完彭蔚的分析后,也觉得挺有
道理,但如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