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裤裆巷风流记 > 默认卷(ZC) 第十五章

默认卷(ZC) 第十五章

乔老先生又住医院了,说是气出来的毛病。

这几天裤裆巷闹猛得不得了,人来人去,量地皮、查房子,往墙头上画红杠杠,在街面上打桩,专门有人挨家挨户上门登记,屋里几个人,住几多平方,公房私房,平房楼房,新房旧房,写得清清爽爽,大家为拆迁忙。乔老先生说他不能眼看着这些败家子拆房子,还是躲开点,眼睛里看不见,心里好过一点。

住医院自然要住中医院。乔老先生相信中医不相信西医,到了钻牛角尖的程度,就像五十年前,大家叫他小乔那辰光他相信西医不相信中医一样的固执。

乔老先生年轻辰光是有维新思想的新派人物,经常看书读报。有一段辰光,报纸上开展一场批评迷信的运动,全是为一个叫许半仙的中医惹起来的。

许半仙原名许阿福,本是苏州城里一个捡垃圾的穷酸瘪三。有一日在垃圾箱里看见一本书,破支落索,龌里龌龊。许阿福识得几个字,看看书名叫什么“百事不求人”,有点稀奇,翻开来看看,倒蛮有意思,有一些民间处方,生什么病吃什么物事,说是万物皆是药,百草能治病,比如头上生秃疮,用楝树果子拌猪油,搽搽就好。比如夜里困不着,弄点酸杏仁熬汤喝,比如胃痛怎样怎样,月经不调如何如何,三百种毛病三百种土方,写得有板有眼,像煞有介事。正巧许阿福那几天中了邪,吹着了歪风,一觉困醒,嘴巴眼睛全歪到边上去了,一张面孔看上去吓人兮兮。虽然面孔标致不好当饭吃,拾垃圾标致面孔也派不上用场,歪嘴斜眼不看先生也不碍事,可是歪了嘴巴馋涎答答滴,斜了眼睛看物事不归光,屋里家小儿子看见这张面孔,夜里困觉做噩梦。许阿福要想看医生,可惜袋袋里摸不出几个铜板,现在白捡着这个“不求人”,翻一翻,寻着了,“歪嘴斜眼,黄鳝血涂在布上贴到歪处拉直。”许阿福死马当活马医,第二日早上到小菜场划鳝丝地方讨点黄鳝血,回转来照样子弄弄,不出两三天,歪嘴校过来,斜眼正过来,一家门稀奇煞了,夺来夺去夺那本书,家主婆要看腰痛,大儿子看脚湿气,小儿子看少年白头,七缠八搅,一家门的毛病倒全看好了。小人出去吹牛,相邻里有疑难杂症,没有铜板看先生的,都来寻。许阿福人穷气派大,有求必应,还分文不收,瞎七搭八看好不少毛病,名气叫出去了,穷朋友淘里帮他出主意,想出个“许半仙”的名字,糊里糊涂开了一爿小医院。医院刚开张辰光,小到什么样子,说出来笑煞人,一间门面一间屋,十来个平方。门前墙壁上涂一方石灰水,写三个红漆字,房里一块白布把房间一拦二,里厢一张铺,半仙先生带家小四个人轧一床,外头一张台子,几张凳子,病人来了,看看舌苔,搭搭脉息,开张处方几个字像蟹爬。这种货色也能做医生发财,真是财神老爷看错人了。许先生号称许半仙,本事不大名气大,开张三个月,许半仙的大名,半爿城叫得响,发落得自己不认得自己了。花园楼房造起来,一个土老鳖,倒要学洋人造洋房,什么德国式、捷克式,尖屋顶、圆屋面,十腔百调,房子越造越多,世界越占越大,小诊所变成大医院。

这种半骗半诈的中医,有人相信,也有人不相信,有知内情的甩出材料揭许半仙的老根老底,新法报纸就开始有人写文章,那辰光西医开始传入中国,不少人吃过中医的苦头,尝了西医的甜头,现身说法,文章越写越多,像炸弹一样朝许半仙投过去。许半仙却是笃定泰山,生意愈发兴隆。报纸的批评适得其反,越是叫大家不要相信,大家偏生要相信,越是叫大家不要上当,心甘情愿上当的人越多。人家心里想,既然这个人根底如此这般,现在能够看好这么多疑难杂症,不是碰到了仙人,必是得了祖传秘方,信得过的。

乔老先生那辰光是毛头小伙子,顶相信新派宣传,只要报纸上讲一声这是新式事物,他必定拥护,瞎崇拜,瞎起劲儿,自然拿西医看得像神仙。一直到后来,结婚生了小人,小人长到七八岁,头颈里胳肢下生出几粒核,又红又痛,发寒热,寻遍全城西医,药片当五香豆吃,屁股上青霉素什么素戳了上百针,小人作得只剩一把骨头一张皮了,摸上去还火辣辣烫。婆媳里商量了,瞒过他,抱了小人去看中医土郎中,天晓得什么名堂,半粒鼻屎大的黑药丸,吃下去立时退寒热,再吃半粒,核头消光。这种事实,小乔不相信也要相信,从此不敢小看中医中药土郎中。随着时间过去,小乔变成老乔,老乔变成乔老先生,他对中医中药越来越迷信。上一次劝相打跌了跟头,明明是西医的事体,他偏生要住中医院。开始人家中医院不收,幸亏杨老师有个学生的家长在中医院工作,开了后门住进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