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穿到游戏通关之后 > 47、魔晶矿灵12

47、魔晶矿灵12

候,他们正在唱歌呢,整个石室里都回荡着“咕噜噜”的声音。

年轻人很有耐心,等着它们暴露出真实目的。

咕噜噜们一边唱歌一边欣赏长剑,还抽空吃了个咸饼,等时间差不多了,就自觉上了石床,一个挨着一个睡着了。

很有耐心的年轻人看了眼被他们抛到脑后的长剑,又看了眼还在他手上的背包,虽然仍是严肃的表情,但陆宜修莫名有些同情对方。

作为唯二跟咕噜噜近距离接触过的人类,陆宜修非常能理解对方此刻的心情——我都给你设想好了接下来一百零八种后续,你咋就不按套路来呢?

陆宜修将视线从石室里挪到部落的地下建筑中。

重新集合的商队在不急不缓的赶路,地下施工队正在改造前方的道路和建筑,以便他们能通过。

这一幕陆宜修看了好几天,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咕噜噜们后方带的那些装备上。

那些装备是陆宜修亲眼看着咕噜噜们整理出来的,毕竟部落的仓库里囤积了大量改进后的武器,如今可算是派上用场了……

当然,就像是魔导开山炮一样,这些武器可以说是武器,也可以说是“基础工具”,毕竟从山体里轰开一条路需要的火力可不小。

如果陆宜修能跟那个年轻人对话的话,他会诚恳的劝对方赶快跑。

地下建筑的道路大变模样,那条直通最底层的“云霄飞车”被扩大了数倍,原本的交通工具挂车被闲置了,改成了直通式飞车。

陆宜修更愿意将其称为放大版的电梯,巨大的箱体承载着商队携带的大量物资,一层层停靠,又继续往下。

要不是下方的“路”还没修好,它完全可以直达最底层。

跟原先简陋的交通方式相比,这才是魔导技术应有的模样。

因为这个“飞车”的出现,陆宜修又把注意力转回了研究所。

专家学者还在勤勤恳恳的工作,为部落研究出一堆建筑图谱,让部落每天发生新改变。

陆宜修最近没这么关注,骤然扫了眼部落里的新变化,一时沉默了下去。

大片的农田旁彻底见不到农夫职业的咕噜噜了,自动化工具接管了农田的劳作,矿山也同样如此,机械手臂在矿山内部延伸。

部落里的机械变多了,池塘旁都多了几个自动喂鱼的机器,更不要说那些遍布部落的各种工厂了。

这全都跟研究所有分不开的关系,从这一点来说,研究所确实挺有用的,毕竟它大力推动了部落的科技化水平。

但问题在于,陆宜修真正在意的魔导技术,仍没有进展,除了教科书多了几本之外。

天生就会·压根不需要后天学习·拿到图谱就能学会的咕噜噜显然无法体会陆宜修的苦恼,在人力劳作的需求不住减少后,咕噜噜们的注意力就顺理成章的转移到了娱乐上。

陆宜修愈发能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塔塔那样偏科的部落了,这是大势所趋。

过高的生产力,发达的科技以及机械取代人工的必然趋势,最终都会让部落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文明需求。

简单来说,咕噜噜除了玩就没别的事需要做了,那自然要好好玩,玩得开心,玩得快乐了。

勤勤恳恳打工人发出了嫉妒的声音,并深刻理解了咕噜噜们的自由散漫特性。

既然只要快快乐乐的玩就行了,那他们又何必需要阴谋、仇恨和战争?

如果能源会耗尽,那他们或许还需要担忧一下未来,但咕噜噜世界的能源由魔晶矿灵产生,不死的魔晶矿灵注定了能源不会有枯竭的可能。

陆宜修左思右想了半天,最终顿悟——无敌是多少寂寞。

在咔噗部落的基建火箭式发展时,“地底文明”的存在,让咕噜噜们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它身上。

所以商队里的咕噜噜数量如此之多也很正常,毕竟挖矿的咕噜噜都没事干了,只好来凑热闹了。

地底建筑的道路扩建花了十几天,臃肿的队伍终于抵达了最底层。

这意味着,这条从地面到地底的道路彻底投入使用。

“投入使用”的含义是,源源不断的物资能在短短几分钟内从地面抵达地心,为商队提供强有力的物资支援。

“电梯”的载货能力有多强,光看商队携带的大量物资就能理解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