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走一步的使团还在前往凤城的路上呢,双方几乎是前后脚抵达的凤城。
使团刚汇报完跟“地底文明”接触的过程和情况,递交了地底文明需要的“商品清单”,宣政殿的大人物们还没来得及争论要如何“付款”、要不要拖上一段时间之类的话题,后脚金鎏函汇报“地底文明”已经将货物送达边城的奏折就到了,并如实阐述了五个仓库的大木箱,以及自动运动的交通工具。
这中断了原本的争论,并将焦点转移到了那些来自地底文明的“商品”身上。
截止到此刻,大凤王朝的士族们只见过魔石,地底文明的强大和富饶都来自于其他人的文字转达,他们对于如何跟这个文明接触仍然存在一些小小的疑惑。
直到那些“商品”真正出现在他们面前为止。
那是来自魔导科技的降维打击,它已经精准的打击了金鎏函和陆钟云,并将持续的打击每一个见到它的人类,为大凤王朝展示一条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面,就好比世家,它夺走了皇帝手中的权利,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享受着奢侈且高高在上的生活,牢牢把持着传播知识的渠道,将国家变成少部分精英的舞台。
但同时,他们也确实是大凤王朝的精英阶层,不管是眼界还是综合素质,正因为国家变成了少数人的舞台,所以他们天然对大凤王朝具有“主人翁”的意识。
几乎是在看到那些超越时代的魔导武器和魔导工具,亲眼见证了它们的威力以及便利程度后,朝堂就果断的作出了改善跟地底文明的关系、扩大交易的决定。
至此,大凤王朝跟咕噜噜们的接触步入了新阶段。
对咕噜噜们拥有的一切都充满了觊觎的人类,恨不得用钱砸出一条技术革新的道路来。
他们一边迅速成立分析这些魔导武器的部门,一边清点咕噜噜们需要的“商品”,浩浩荡荡的送往边城。
合作的意图如此迫切,但更迫切的是他们对于魔石交易的需求。
魔导武器的威力越惊人,他们对魔石的需求就越大。
大凤王朝所有世家凝聚成了一股绳,在新的利益面前,迸发出惊人的活力,迅速布置了一系列安排。
其中就包括:派出队伍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魔石矿、解析魔导武器、尝试复制魔导产物等等。
在初期,这些安排全都取得了惊人的反馈,这些反馈反过来推动了世家的野心。
因为皇帝早已变成了吉祥物,所以无需担忧权利制衡的世家可以肆无忌惮的推动“新发明”的浪潮。
虽然没找到魔导矿,但大规模的搜寻地下矿脉,阴差阳错的找到了数个铜矿、铁矿甚至金矿等。
解析和复制魔导产物这些安排在最初进展喜人,魔导武器可以被分解,也可以模仿,这证明了人类完全可以照抄地底文明的答案,换句话说,这证明了,人类也能达到地底文明目前所处的状态。
源源不断的食物、从十方大山里开出一条路……多么匪夷所思。
封建制度的一大好处,就是能集中整个国家的人力物力,去创造奇迹。
于是,这场最初由世家主导的技术改革的浪潮,最终在数年后演变成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工业革命。
它确实起到了世家一开始想要的作用,只是在对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后,产生的连锁反应超出了士族的控制。
不过在眼下,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陆宜修到如今都不知道眼下到底是多少年前,但他模模糊糊的确认这肯定不是十六年前。
十六年前是一条分界线,它意味着皇位上的吉祥物彻底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意味着陆宜川领导的新党走上历史舞台,用一场资产阶级主导的暴·动血洗凤曜城,从而取得一定的政治权利。
反过来说,这证明了十六年前的资产阶级已经积蓄了一定的力量,等着瓜分世家手里的权利。
刚刚跟咕噜噜接触的大凤王朝显然还远远没有孕育出足以诞生大商人的土壤,这只能是更早时期的大凤王朝。
那这个时间点里的陆宜修出生了吗?
如果已经出生了的话,那他切换马甲,是切换到眼下这个时间点里的陆宜修,还是阴影之门的陆宜修?
陆宜修冒出这个有意思的猜测后,忍不住又把系统给叫了出来。
谢天谢地,系统具有起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