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抗战之血色战旗 > 分章完结36

分章完结36

可段熙亮却依旧那么笔直的站着,眼睛死死盯着柴田义男:

“我,日你祖宗十八代!”

柴田义男握着刀的手,甚至已经开始颤抖!

他征服不了这个中国士兵,永远也都征服不了!

就好像日本永远也都征服不了中国一样!

日军第11战队战史记载:

“...........陆军虽然报告已经占领江阴,但到2日晚,仍能听到要塞方向有炮声传来,支那炮兵的抵抗完全没有结束.........”

日军后藤支队记载:

“.........2日,我部在行进中,遭到支那炮兵袭击。shuyoukan.com柴田义男少佐奋勇当先,攻克支那炮兵阵地。此炮疑为支那于江阴之最后一门火炮。支那炮兵在我攻击之下,无一幸存。该炮主官于俘虏后,意图挣扎,为我部所击毙...........”

在这份报告的最后,后藤支队却也不得不承认:

“支那炮兵抵抗决心之强烈,完全出乎意料。在未来之战争中,帝国将不得不面临更加惨烈之战斗。”

是的,这一点日本人没有猜错,在未来的战斗中,日军所面临的抵抗会更加激烈。

段熙亮指挥的那门大炮,或许是江阴**的最后一门大炮,但绝对不会是中国战场上的最后一门大炮。

在镇江,在南京,中**队已经准备好了!

第七十四章 74军

“向前走,莫退后,生死已到最后关头,同胞被杀、土地被占,我们再也不能忍受。www,向前走,莫退后,中国领土一寸不能丢,献出我们的血和肉,去拼敌人的头!”

歌声,在南京城中响起。

首都保卫战,一触即发!

淞沪一役,日军攻下上海,可付出的代价超出了他们预料,而此前所预想的“三个月亡华”的美梦也破灭了。一种欲速不达的焦躁,茫然、愤怒的情绪蔓延在日军之中。

于是,南京保卫战是在一群几近疯狂的刽子手之前展开的!

本来,按照军事委员1935年制定的《首都要塞计划》,日军不应该来得这么快,南京保卫战也不应该在南京城打响。这个计划是张治中主导的,其战略思想是:

“南京的防卫并不在南京本身,而在外围太湖地区”。

这个区域,国民党军队多年经营了两道防线:吴福线南起苏州,北迄福山,锡澄线南起无锡,北至江阴。他们横亘于铁路、公路、运河间,充分利用江南湖沼如网、河流纵横,兼有山丘的地形特点,是阻挡日军西进的理想地域。

但是,这一计划并没有实现,

在南京保卫战即将打响之前,中央教导总队便是计划中的最精锐防卫部队,他们已经在南京地区驻防四五年,被称作蒋介石的“铁卫队”,辖有三个步兵旅,仿效德国步兵的编制,全队3万多人,是南京保卫战中装备最好、实力最强的部队,总队长桂永清,参谋长邱清泉。

教导总队在紫金山、麒麟门、中山门一带设防。总队的左邻是王敬久的87师,他们和孙元良的88师共同防卫紫金山、雨花台一线,这是自古守南京城必争的两个据点,如果这两个地方失守,南京城也就守不住了。

悒江门是通往江北的必经之地,万一要撤退,必须从这里渡江。负责首都保卫战的唐生智在布置防务时,为了表示背水一战,“誓与南京共存亡”,让原来的两艘可坐七八百人的轮渡开去汉口,剩下的只有几艘小火轮,还被他交由36师看管,不允许守城官兵私自渡江,同时唐生智指示江北的胡宗南第一军和江南悒江门外的宋希濂36师:

有人私渡,军法处置!

1937年11月11日,蒋介石第二次召集**将领商讨保卫南京的问题。

在会上,几乎所有其他将领都认为不应死守南京。这时,唐生智站出来激昂地说,南京是我国首都,是国际观瞻所系,又是总理陵墓所在,如果弃守,何以对总理在天之灵?1937年11月20日,唐生智正式就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

做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相传朱元璋建都南京时,初开城门十三座,朱元璋登高视察城垣,发现地处东部的皇宫紫禁城靠近钟山不利城防,遂下令借助城外的丘陵地势再修建一圈外城,在险隘之处砌上一部分城墙,另开城门十八座,因此南京城门有“内十三,外十八”之说。外城早已不复存在,但是这些城门的名称作为地名流传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