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在这种疯狂的轰炸下,叶子沟上活着的人员都被硝烟呛得喘不过气来,全身上下部喷满黄砂。通信线路完全被炸断,旗语口呼也根本不起作用,同营、团的通讯联络、人员往来完全中断。
阵地上炊事班的防空洞被一颗重磅炸弹命中,锣锅和碗盆等炊事工具完全炸烂,炊事人员全部伤亡。一天之内水米未沾,士兵们饥渴难当,幸而当晚大雨,大家用空弹壳和瓷碗、瓷盅接雨水得已解渴。
满阵地上全是弹坑,有的弹坑如筛眼,有的竟深不可测,工事几乎全被炸毁,阵地上残肢断体随处可见。王选忠清点人数,3连长生死不明,两个连伤亡五个排长,士兵总计不到百人,只得将两个连归并成一连指挥。
第二天,已有我一线部队撤退下来,日地面部队已近叶子沟前沿,却一反常态驻足不前,仍由炮火、炸弹向叶子沟猛轰。
日军飞机大炮则依1日如法炮制,猛烈的轰炸整整持续一整天。到了黄昏,日本人也认为经过两天轰炸的叶子沟再无活口,日步兵甩开叶子沟,直接由西面进攻西河镇口。
这时,王选忠清点人,两连士兵在两天连续的轰炸中仅剩三十余人。
在日军猛轰叶子沟的同时,在第一线阵地前的日军又出新招:分兵迂回突袭。这实际也是日本人作战的贯用手法,无论在大的战略中,亦或是在局部的战术中,日本人都乐此不疲,屡式不鲜,而且收效颇丰。
当然,这就要求敢干承担迂回的部队必须具有坚韧、顽强自勺毅力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以及卓越的胆识。
埋伏在公路北侧山地的我3营搜索队监视着日军的侧翼。他们透过浓密的树叶发现,数百敌骑绕过公路,拖带山炮数门,从我左翼十余里路的小道上包抄过来。以此来看,这股敌人第二天即可在我侧后打晌,情况十分紧急!
当面之敌为配合敌骑的包抄,亦不断加强从空中和陆上的炮火攻势,以加强对我正面的压力,分散我注意力。
在师指挥部里的刘雨卿已经得到撤退的上命,此时又得到侦察队的报告,深知战线已到关键时刻,一旦敌骑迂回得逞,战线必将全面崩溃!
此时犹豫和迟疑决非为将之道,与其坐待日军迂回成功,不如先下手为强,以进为退,拼死一决!而正面之敌看似攻势凌厉,实则正在等待时机对我进行前后夹击,防守必然松懈,此刻正是攻其不备之时。于是立即拿起电话,命令朱载堂:
“火速派出有力部队监视和阻敌迂回骑兵。另外,拿出你在上海大场反击日军的办法,组织敢死队,明晨主力正面全线出击,师预备队投入战斗,势必击破当面之敌。“得到师长命令的朱载堂立即从153团抽出两个营,连夜赶到敌骑前进道路上进入埋伏地点,监视其动向,只作防范不得主动出击。
另外派出两个连,从正面的左右两翼佯攻干扰,时进时退,全部动作只在麻痹敌人。
第二天凌晨,全军饱餐一顿。刚到拂晓,三颗红色信号弹飞上天空,全师集中全部火炮和数十挺重机枪一起开火,敌阵上火光冲天、硝烟四起,无数条机枪进出的火舌舔向敌人前沿阵地。
就在爆炸声响起那一瞬间,冲锋号声响起,敢死队长、151团3营排长荣光赤膊上阵,手提一柄铮亮铮亮的大刀,大喊一声:
“弟兄们,冲呀!”
迅速跃出战壕,带领全排率先士兵扑向敌阵。几乎与此同时,一线备营敢死队士兵纷纷跳出战壕,一波一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人敌群。
日军指挥官正在等候迂回部队得手的消息,完全没有想到已经被打得只剩招架之功的中国守兵会在此时发起如此强有力的反攻,猝不及防,完全乱了阵脚。
我冲锋士兵不顾敌人机枪火力扫射,紧随在敢死队之后迅速贴近敌人,和鬼子近距离扭在一起,以大刀和手榴弹发挥威力,阵地上血肉横飞,敌人的机枪火力点被手榴弹炸毁,赖以为优势的飞机大炮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