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抗战之血色战旗 > 分章完结255

分章完结255

不来,战车营不到,他只得命令备部于原位置待命。kuaiduxs.com

31日上午10时,邱清泉率战车营赶到,由开封兵站支部补给的1500发山、野炮弹也运抵炮兵阵地。胡宗南便下令于当日午后4时发动总攻。

其他参战备军捷报频传,而曲兴集却屡攻不克,胡宗南所部各师、旅、团长也和军团长一样,感到脸上无光,这次总攻,大家都抱着全力以赴,不拿下敌据点誓不罢休的决心。各部士兵休息了一昼夜,体力有所恢复,而且得知军团总司令部调来炮兵及战车部队支援,无不精神振奋,接到命令后,大家都摩拳擦掌,积极做好战斗准备,等待总攻时刻到来。

备部队士气高昂,曲兴集势在必克。

但是午后2时,胡宗南突然接到程潜命令:因战略关系,我豫东鲁西作战备军即日向豫西转移,第十七军团各部停止攻击曲兴集之敌,即行准备向豫西转进。

胡宗南接到命令,只得下令各部做好西撤准备。

即将开始的总攻也因此而停止。

备部官兵爽然若失,胡宗南打一个胜仗的计划落空,更是大失所望。

不过,第十七军团在豫东作战虽然未能一逞军威,伤亡却很大。该军团所部在整个战役中战死1330余人,伤1980余人,就如此小规模战斗而言,也算是尽到了最大努力。

当天下午,胡宗南正与参谋长等人研究撤退方案之际,6架敌机突然飞临军团司令部所在村落上空投弹轰炸,村内数十间房屋被炸毁,军民各伤亡10余人,其中一颗炸弹恰好落在军团司令都院内,房屋被炸塌一角,少校参谋吴(火/介)被炸死,出师未捷的第十七军团团长胡宗南也险些罹难。

俞济时第七十四军于5月19日奉命由归德西进,在兰封、民权之间连克数寨之后,于23日接到薛岳命令:第26师、第106师统归俞济时指挥,于24日攻击三义寨。

三义寨是土肥原师团的重要据点之一。村寨为长约5华里的土寨墙所环绕,寨墙坚厚,高约丈余,东、南、西三面开有寨门。寨墙外,掘有丈余深的护寨沟,沟中有水。东北角寨墙上,有砖砌碉堡一座。东南角寨墙外有茅舍数间。寨东北有土堤两道,一道经寨外小村落柴楼向东北延伸,一道经河渠向东南绵延。

河渠距寨约400公尺,渠中水流不断。

三义寨四周地形虽然开阔,但其间尚有数处树丛可资隐蔽。寨外围工事皆为沙土构筑,易被炮火摧毁。于柴楼、宝王寺、河渠一带堤埂纵横。只是东面的国防工事,已被日军占领。

三义寨内守军初为1000余人,后增至3000余人,并配有坦克10余辆、炮10余门。土肥原开始在寨内坐阵指挥,后因中**队攻寨甚急,他便率幕僚撇至河北贯台指挥师团作战。由于三义寨距黄河颇近,而兰封口河段与柳园口一样,河床狭窄,可以架设浮桥,辅以汽船运送军火给养及增援部队,因此土肥原以三义寨作为师团各部的支点,在寨周围村庄部署相当兵力,以对主据点形成拱卫之势。而兰封口附近日军也可以与寨中日军南北呼应,往来增援。这绐第七十四军及其他部队的攻坚战带来极大的困难。

23日晚,俞济时在距三义寨东面10余华里的一个村庄里,召集三个师的师长开会,划定了三个师的攻击路线,第26师从二坝寨向西攻克敌外围据点后,由北面向三义寨攻击:第106师从薛楼攻克敌外围据点后,从南面土堤向三义寨攻击;俞济时率第26师协助二师扫清据点后,从东面向三义寨攻击。新编第三十五师与第一四一师之一旅担任外围警戒,以防兰封之敌西窜。备部于午夜前到达指定位置,攻击时间定于25日凌晨4时。

俞济时,字良桢,号济士,1902年生,浙江省奉化县人,陆军中将。俞济时18岁时,在奉化一家米店当学徒,一次,他担菜送饭,不慎摔倒,怕老板责打,离家出走,投奔广东族叔、时任黄埔军校军需处长的俞飞鹏。经俞飞鹏保荐,俞济时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由于受训期间刻苦钻研,颇受蒋介石青睐,毕业后即留在蒋介石身边担任侍卫,于1930年升任警卫第一师师长。1932年改任第五军第八十八师师长。俞济时刚上任便奉命赴上海参加“一二八”抗战,在战斗中,俞济时亲率部队对敌发动反攻,腹部受重伤,后经德国租界医院治愈。

1935年,俞济时被任命为皖、浙、赣“剿匪”指挥官,率部开赴安徽太平一带,进剿以邢维固、方志敏、粟裕等领导的抗日先遣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