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抗战之血色战旗 > 分章完结290

分章完结290

自身之力,很难应付。想到这里,李宗仁不由得浑身冰凉,马上接通了重庆军委会的电话。

八月十日,接到长官部的指示,第三集团军十二军的第九四师布防,与急进到此的敌人第十三师团接战。

八月十一日,第三集团军下属的第四十四军,布防在南县的阵地,受到了敌第九师团猛烈冲击。四十四军依堤坝阻击,但是敌人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之下,顺利渡河,而**的第一六二师及第一五零师被其击退。过河后的敌四十师团一部为前导,从南县向三仙口进攻,而敌第六十八师团则迂回安乡,启图断绝第四十四军的退路。不得已,第四十四军只得主动撤出。而此时,敌所部已进入第九战区防地,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急令布防于此的第九十二师迟滞防御,同时令其它部队整兵待战。

同是这一天,敌波田支队团也直接西向,进军瑞昌,与据守在此的**第三集团军第六十六军的第一八五师发生激战。

这一日,长江防线全线转入激战中,自右而左,第七十三军在澧县、四十四军在东港、第七十九军于街河市都发现了敌人的主力部队,敌人出动的规模之大,已经远远出乎了军委会的预料之外。而对于李宗仁与白崇禧来说,还有一点也是出乎预料的,敌人竟然果真如高飞所说,这一次并不是单锋突进,而真得采用了多头并行的战法。

八月十四日,德安失守,第四十四军受到敌第六十八师团猛攻,四十四军三面受敌,众寡悬殊,节节败退。无奈之下,第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决定将该集团转向瑞昌方面,并电报恩施的第五战区长官部,李宗仁与白崇禧权衡利弊之后,认为必须加强武汉北面的战力,于是电令该集团军转移。

至此,敌人的意图已经清晰了起来,兵锋所指,多半就是武汉了。李宗仁与白崇禧已经感到了武汉的战火,当天晚上,电令26师立即进入武汉城,构筑城防工事,以御敌侵,同时也电令七十四军、第一百军做好战斗的准备,视为第三集团军的后卫。

八月十五日,26师开进了武汉城,全面接管这座吉城,将整个城市纳入了战争状态。

高飞召开了入城后的第一次军事会议,与会的除了26师的几个团长级别的长官外,还有警察局的局长、民政局的局长等一些当地的政府政要,以及特务头子韩秉奇。

在会议之前,高飞曾与自己的几个团长和参谋探讨过,武汉的大战眼看就在到来,所以大家都觉得最好是将这城中的百姓全数迁出,这样对于26师来说,就可以放手一搏。

这一次会议上,高飞重点也就是说明这个决定,希望当地的政府合作,解劝武汉几十万人离开此城。

这个议题刚一出口,便遭到了几个政要的反对,一个道:“高师长,武汉城居民几十万,再加上流落到此的难民,总数有百多之多,这么多人又往哪里迁?往哪里去?如何安置呢?民乃国之根本,让他们失去了家园,又淡何救国?”

另一个也道:“高师长,武汉人都是有骨气的,我们不会让敌人占领我们的家乡,我们誓与26师共进退,誓与武汉城共存亡!”

高飞好言相劝,告诉大家:“我很感谢大家的支持,只是我不想让我们的乡亲遭受无谓的伤亡。虽说武汉城内外居民众多,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大家必须要撤走,有亲戚的去投亲戚,没亲戚的去投朋友,我希望你们能和城内外的居民说清楚,等这场仗打完了,你们再回来,到时我保证,我们26师的官兵会看好大家的财物房产,乡亲们走的时候留下什么,我们一定会原封不动地返还给大家。”

一个又道:“高师长,这一次鬼子也不见得要打武汉吧?如果和上次一样只是为了假装来打,我们不是白白浪费人力物力了吗?”另一个也道:“是呀,就算是鬼子真得打武汉了,我们再跑也不迟呀!我看还是过几天看看形势再说吧!””不行!”高飞不由得站了起来,冷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