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就一口蒜嘛,至于像你说的那么夸张吗?就我们天天吃的这些米跟盐,一二十年了,也都没见它们涨价过两回。”
于楠将下好的两碗面分别放到二人跟前,又有些担忧道:“更别说你们现在做的这大米生意了,你们今天这要是真能卖出一袋米,我估计别人都是看在援朝他爸的面子上。”
于楠这一盆凉水泼下来,早已习惯她的张建国倒还没什么,就跟没听见一样,自顾自的吃着面。
而作为想要尽快能得到自己老板支持办厂的李援朝,此时就不像张建国这么吃的有胃口了。
“你说,我们真不会一袋米都卖不出去吧?”
“援朝,你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会认为在当地卖米是不可行的?”
“为什么啊?”李援朝想都不想就问了出来,也难怪,根本没做过生意的他,又怎回明白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的道理呢。
“当然是没有人消费啦。”张建国替自己点上一支烟,仿佛看白痴一样的看着李援朝。
李援朝一拍脑袋,对啊,这不是于楠前一秒才提醒到他们的事吗?
“没人消费的东西,何来有经济往来的生意?同样的道理也可用到我们当地其他产物上。”
并没有跟二人一同上桌吃面的于楠,端着碗面坐在边上听着,顿时都有几分认同张建国说的这些了。
“那,听你这意思,就是我要想把自家的米给卖了,还得先找个有需求大量用米的商人是不?”
看对方并不是这么傻的没救,张建国赞许道:“要是未来你都能像这样一点就通的话,想来你要不想去办厂做生意,你老爸可能都要把你给绑了去。”
“办厂这事真要像你说的那样简单就好了。”
张建国也懒的跟李援朝在这件事上废话,吃碗面的他,起身回屋换了身能见人的衣服后,拿着前些他刚进厂上班,家里人给他买的一个帆布包,就招呼了声李援朝可以动身了。
李援朝看了眼碗里没吃完的面,有些不好意思的同于楠歉意的点了点头,这才骑上他的小三轮搭着张建国往镇上民政局去。
“我们来这里做什么?”
二人到了民政局后,李援朝将车停好,满是不解的看着张建国,疑惑的问道:“你该不是想走关系把大米供货给粮食局吧?”
“能想到供货给粮食局,说明你还是有些做生意的潜质,但对我们来说,这很不现实,先不说你家有没有这层关系,别说是我们镇上粮食局每月的消耗了,就是县城粮食局的消耗也就那样。”
“那我们......”
张建国知道李援朝此时心下肯定有三百多个疑问,可他并不想跟这家伙一个个的去解释。
“我们现在去找吕文斌,如果你想要赚钱的话,一会我说什么你就做什么,未来不管盈利多少,我们哥两都是五五开怎样?”
“需不需要给你写个什么条子?”李援朝也算这年代懂规矩的人,当然了,像这样单纯的商业合作,也仅限于这年代的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