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涵对于这些东西并不了解,本想打开系统解惑,白初却抢先一步说:“李叔爱搜集各种种子的习惯一直没变,这是我在镇上挖到的百利香种子,保证品种优良。”
李源“哈哈”笑道:“跟这小子交好可有不少好处。”
李雨涵同李源并不熟悉,此时二人聊得正欢,她也无从插嘴,只安安静静站在一旁听着。
从白初与李源交流的只言片语间,李雨涵这才知道,白初与李源关系交好是凭着白初父亲的缘故。
当初白初父亲白朗为没能帮助李源化解落尘水而深感愧疚,担心李源失去生活来源,明里暗里帮了他不少。李源研究出落尘水对抗药水,其中也有白朗一半的功劳,只是不知为何白朗对此事不置一词,像是要把功劳全归于李源。
天渐渐暗了下来,李源似乎忘记他们正站在屋外,和白初聊得正开心。白初对于植物的了解丝毫不逊于常年行走田间的李源。
李家村紧临深山,到了夜晚,带着寒意山风吹过,李雨涵被吹得一激灵打了个寒颤。她还穿着白天在日头下劳作的衣物,有些抵不住风吹,李雨涵用力地揉着自己的手臂想换得一点温暖。
白初敏锐地察觉到了李雨涵的动作,他笑道:“李叔,怎么能让小姑娘一直站在外边呢?”
李源这才从和白初愉快的聊天中回神,注意到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李雨涵,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雨涵是吧?不好意思呀。”
李源忙把他们迎进家里,李雨涵悄悄四处打量,李源的家干净整洁,墙边是一排木质的柜子,手艺粗糙,暗棕色的漆在年月的侵蚀下有些剥落,露出木头原本的颜色,想必这排木柜已经用了很久。
柜子共有
三层,每一层都摆满了小罐子,小罐子里都是一颗一颗的小种子,外边缠绕着一圈布条,用毛笔详细标注了每一罐种子的种类,其中最多的还是花种。李源看着花种的眼神满是怀念。
也许是太长时间一个人居住,李源对于新来访的李雨涵产生了分享经历的心思。
随后李源第一次讲出了与落尘水有关的故事:
李源的妻子翠芬于四年前病逝,李源和翠芬从小一起长大,情投意合,当年的恩爱程度丝毫不逊色于话本里缠缠绵绵的故事。
翠芬从小身娇体弱干不得重活,基本上全靠家里人养着,不仅不能帮着家里做事,还要分上一份口粮。起初翠芬家还算能供得起,可是翠芬爹太想要一个儿子,家里的孩子就越来越多。翠芬家里也因这人口越来越多,开销越来越大,也就一日比一日穷,实在难以多养活一个女孩子了。翠芬是家里的大姑娘,也到了许婚配的年纪,翠芬娘便和李大娘一样起了歪心思,想要把翠芬卖给镇上一个还算有钱的人家做媳妇。
由于那人条件实在好,李源想着翠芬嫁过去,肯定不会受欺负,还能享享清福。便主动歇了与翠芬成亲的心思,甚至不分昼夜工作,想要换钱给翠芬买上一件首饰留作念想。
事情的转机就在那一日,李源终于攒到了最后一枚铜板。他早起去镇上首饰铺挑一对手镯的时候,碰到了几个在早餐摊吃早餐的壮汉,一边吃着馄饨一边聊天。
李源去得太早了,镇上的首饰铺还没有开张,他揉了揉饥肠辘辘的肚子,想着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也坐在了早餐摊布置的座位上。
那几个男人开始像小媳妇一样聊镇上发生的事,李源本不想听,
可是他们提到了李源认识的人:“你们听说了吗?钟家又在李家庄里买了个媳妇。”
另一个人接话:“啥媳妇,你可见这了?”
原先开口那人摇了摇头,咽下勺子里装着的馄饨:“没哩,我咋可能见过。我也是听别人说,那小媳妇身体不好,干干瘦瘦的,说多两句就喘。病秧子似的,钟家那个少爷如狼似虎,玩死了这么多女人,你说这新媳妇能挺过几天啊?”
李源听到这话心里一惊,端着自己馄饨碗和那几人坐到一桌,小心翼翼地打探道:“哪个钟家,是不是寻门巷的?”
一个人接过他的话茬回道:“那可是,这镇上能说上名的也就一个钟家。”
李源见有人回答他,犹豫许久终于问出了自己在意的问题:“你们说钟家少爷玩死了几个女人,是怎么回事啊?”
那几个人面面相觑,似乎是在纠结这话该不该说。最后还是压低了嗓子,凑在李源耳边说:“这钟家可不是第一次娶媳妇了,仗着家里有几个钱,陆陆续续娶了好几个姑娘,基本上都没活过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