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店小二是在为他们着想,白初先谢过他的好意,只是这毕竟是客人的意愿,店小二只能是给出建议而不能做决定。知道白初和李雨涵是铁了心要坐在一楼一群大老粗中间,他也没办法,只要转了方向,把他们带过去。
一楼人多,李雨涵和白初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旁边的人还在大声讲着话。李雨涵和白初只要稍微用点心就能听到,店小二守在白初身边问他要吃些什么,白初懒得费这个心思,便嘱咐道:“你同掌柜的说,白某来用餐,让他看着上。”
店小二听了白初的话,还真去了。掌柜的一听是姓白的,心下了然,还真的去嘱咐厨子做了些新菜品。
李雨涵和白初假装谈话,其实说的都是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话,注意力全放在旁边大声说话的人身上:“你们知不知道,告示栏上贴着的刘敬?”
旁边的人附和着:“当然知道,这大街小巷上贴的全是他的画像,想不认识都难。”
那人压低了声音,李雨涵有些听不清楚,只能屏住呼吸凝神静气才听得见一二,好在周围也没什么人大声说话,李雨涵稍微注意一下,还是能听清的:“你们知不知道,这个刘敬虽然罪大恶极,但是还有一桩风流往事?”
风流往事?
根据端木言前期的调查,刘敬没有妻子也没有孩子,一直都是孤身一个人。他父母早亡,一直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现在攀上的那个高官也不知道跟他是什么关系,刘敬口中问不出来,高官受了严刑也只推脱说和刘敬有眼缘。
刘敬现在目前的状况来说是孤身一人,不过按照他的年纪也应成亲。端木言派人走访的时候也着重调查了这方面的事,
邻居都说之前也不是没有媒人上门说亲,都是看刘敬巴着上头的人,虽然不怎么干活,也过得不紧巴巴的。
刘敬年轻力壮,长得虽不算什么俊秀男子,但是好歹五官端正,看得过去。有许多人家都看上刘敬,想把自己家的女儿许给刘敬,纷纷找了媒人去说亲。刘敬不是个好惹的,这镇上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媒人也不想去招惹刘敬,但是女方家里给的礼钱多,媒人就为了这点钱,还真去找了刘敬。
那个媒人端木言也找到了,现在还做着牵线搭桥的活,对刘敬的事那是一个印象深刻啊。她手里攥着好几个姑娘都看上了刘敬,她便帮着去找刘敬,给他看那些姑娘家的画册还把家里的情况给刘敬说了。
媒人回忆着当时的情况,说刘敬当时既不拒绝也不接受,就干巴巴坐在那里翻着姑娘的画册,她是什么话都不敢问,只能任由刘敬这样神游。
媒人把东西都交给了刘敬,还嘱咐着他看上哪个姑娘直接跟她说就是,她在中间联系着。刘敬嘴上应承着好好的,可是那些把画册送到刘敬家的几位姑娘都在不久的日子里纷纷闹着再也不想见到刘敬了。
其中的内情和原因媒人不知道,就连姑娘家中的父母长辈也都不知道,只知道那几个姑娘一听到刘敬的名字就会连连尖叫,后来也没办法。这也不是刘敬这边不配合,是这小姑娘家家心里有事,媒人只好把礼钱原数退回。
这件事情当时传得神神鬼鬼的,全镇的人都知道这回事了。还有人说着刘敬是什么妖魔鬼怪,专门吓唬这些小姑娘的,但是这些传得最后实在离谱,都只当笑话听,也没什么人当真。
说刘敬是妖魔鬼怪是夸大了
,但是吓唬小姑娘这样的事情他不是做不出来。刘敬心眼不好,有些事明明有更简单的办法去解决,比如说直接让媒人把这些事推了就行,但是刘敬偏不。他要用自己的手段方式去解决,那些听到刘敬名字就尖叫的小姑娘,肯定是刘敬在背后做了什么手脚。
不过这也不重要,这件事只能说明,刘敬不想有一个安稳的家庭不想成亲。这也和今天旁边这桌的人说的可能有所印证,刘敬说不准心里真有个红颜知己,为了这红颜知己,刘敬才一直不愿成家。
店小二端着木托盘给李雨涵和白初上菜,见李雨涵和白初一脸认真的样子,小二也不是什么羞涩内向的人,也跟着他们闲聊起来:“你们在听王麻子说话呢?”
“王麻子?”李雨涵问道。
店小二用眼神示意李雨涵看过去,果然那个在桌边上讲得最欢慷慨激昂的人脸上有不少的麻子,应该就是店小二口中说的王麻子了。
“他说的话,七有八十是真的。”店小二压低了声音,凑在李雨涵和白初旁边讲着。毕竟说小话的正主就坐在旁边,店小二还是有点心虚的,眼神到处乱瞥,希望没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