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原因,李雨涵分不出轻重,感觉四个原因都很重要,李雨涵在心里把这些都记下来,等着之后跟端木承见面的时候拿出来跟端木承好好分析一下,也许会对李梅涵的治疗有更好的帮助。
沈怡具体设宴的时间之前还没跟李雨涵说清楚,过了几天等沈怡那边的安排出来之后,果然就有人亲自上门来找李雨涵,给李雨涵递上请帖。
不得不说,沈怡对李雨涵还是十分重视的,要不然也不能真把这事当成正事给办了,像对待贵客一样把请帖送来。
来人是沈府的一个小厮,李雨涵曾与他有数面之缘,此时见面也不算陌生,两个人还点头致意。或许是因为不仅要送李雨涵这一家,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小厮把请帖交到李雨涵手里就走了。
请帖上面把时间地点还有设宴原因都写得清清楚楚,很明显不是为了敷衍李雨涵才做出来的。由于是给李雨涵的,末尾还标注了会派马车来接送她,让李雨涵放下心。同时也点明,让李雨涵把李梅涵带上。
李雨涵很感激沈怡的用心,像对待什么宝贝似的,把请帖好生珍藏起来,到时候还要凭着这个进沈府赴宴。
这段时间李雨涵也闲下来,反正没什么事情做,干脆就一直陪着李梅涵,按照端木承之前跟李雨涵说的那样,总是重复地给李梅涵讲同一个故事。李雨涵没听过什么故事,只好根据自己的经历随口编了一个。
李梅涵年纪小,总是会对以后的事情或者是对未知的世界抱有幻想,李雨涵不想打破她的幻想,也不希望李梅涵过早地认识到有些事情的残酷。李雨涵只好把自己的故事稍作改变,把那个对她不管不顾的父亲改成了一个愿意
为了女儿遍寻天下名医的好父亲,又把缠绵病榻抑郁而终的大结局给改了,改成诚心感动上天,便派神兵赐药救回一命。
从此父亲和女儿过得很幸福。
这是李雨涵能想到的最好的结局了,开始李雨涵给李梅涵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还不太熟练,多讲了一次之后又往里面添加了大量的细节,整个故事也更加地完整了。
李雨涵从一开始的她给李梅涵讲故事,到后来李梅涵听多了之后也可以接上李雨涵说的话,独立地讲一遍。但是李梅涵讲出来的故事总是不完整,磕磕巴巴说不清楚,但是好在李梅涵愿意慢慢说,也在努力地把这个故事说好。
李雨涵看着李梅涵这么认真努力的样子,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后来仔细琢磨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李梅涵这是想把这个故事学会,到时候宴会的时候讲给杨敏之听。
李雨涵把自己的疑问问了出来:“你是不是打算把这个故事学会了,然后讲给别的小朋友听?”
李梅涵没想到自己的小心思这么快就被李雨涵发现了,还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点了点头。
李雨涵又继续问:“是要讲给杨敏之听吗?”沈怡设宴会请李梅涵还有杨敏之一起去的事情,李雨涵没有刻意隐瞒过李梅涵,当时小厮送帖子来的时候李梅涵也在旁边听到了他们的谈话,所以李梅涵知道到时候会跟杨敏之见面这事也不算奇怪。
但是在李雨涵问出这个问题之后,李梅涵却没有很快地点头,反而有所犹豫。李雨涵心下了然:“是不是还打算讲给端木佳轩听?”李梅涵这才点了头。
其实真不是李雨涵不愿意李梅涵给他们分享故事,只是她这个故事到底是根据自己的亲
身经历改编的,讲给李梅涵听听就算了,要是从李梅涵这里开始往外面流传,李雨涵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可是看着李梅涵这么认真努力的样子,李雨涵也不想说出什么打击她自信的话,有点无奈,只好由着她去了。
宴会那天很快就到了,其他人都是在镇上住着的,只有李雨涵李梅涵连带着白初是住在村里,所以沈怡只额外操心了他们,把沈府的马车拨出来去接他们了。李雨涵刚起床,一打开门就发现来接的人已经站在外面了。
李雨涵还是睡眼惺忪刚睡醒的样子,和车夫对视着尴尬一笑,车夫十分善解人意:“夫人也是怕耽误事,才早早地叫我来,实际上时间还够得,慢慢准备没关系的。”
话是这样说,可是真要让人在外头等太久,这样的话传出去也不好听。李雨涵先回屋把自己收拾妥当,她不在乎打扮这些事情,随便穿了件常穿的衣服,随手盘了个头发就算准备好了。
不过李雨涵转念一想,自己似乎是要去参加宴会,算是家宴,可是也不能打扮得太过简单朴素,李雨涵自己是无所谓,可是别人看了总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