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农女有田初长成 > 第二百六十三章 和杨谨之共同商议

第二百六十三章 和杨谨之共同商议

杨谨之态度很好,李雨涵也没觉得杨谨之做错了什么,只是他想问题不够全面罢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杨谨之会读书善于读书,所以有些时候处理问题总是会停留在表面阶段,也就是俗话说的读死书。杨谨之最大的不足就是在于,他所亲身经历的事情太少,很难把问题和实际结合起来。

这也是李雨涵一开始最大的问题,刚开始种草药的时候,她是真的天真地以为,种草药会是一条致富之路,是能够轻松赚钱的办法。可是真正开始做的时候,李雨涵就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种药材一样要付出努力,甚至要比平常人付出更多,这其中付出的辛苦远比李雨涵想象的要多得多。从那个时候李雨涵就明白了,做事情不能全靠幻想,一定要亲身实践过才会知道这件事到底是怎么样的,值不值得做。

杨谨之为人谦逊,遇到自己不懂或者有不足的地方,都会虚心求教。在李雨涵给他简单解释了之后,杨谨之很快就明白过来,李雨涵会这么跟他说,一定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在里面。

杨谨之连忙问道:“那这两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李雨涵便把之前想好的计划都跟杨谨之一一道来:“这个土地问题和劳动力问题,我觉得我们可以一并解决,没必要分割开。”

杨谨之显然对李雨涵的话很感兴趣,坐直了身子听李雨涵说。

李雨涵正要开口继续说的时候,她的话头被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是厨房把早餐准备好了,让小厮给杨谨之和李雨涵端进来。

杨谨之说了声“进”之后头也不偏,继续看着李雨涵,等着李雨涵继续往下说。小厮便把餐盘放到一边,转身退了出去。

显然杨谨之没有吃饭的打算,反而是不停催促着李雨涵继续往下说。

李雨涵看了看旁边还在冒着热气的白粥,以及热气腾腾的包子,只觉得杨谨之不趁热吃倒是可惜了。李雨涵便劝道:“先吃吧,也不急着这一会,这些都是热的,别耽误着放凉了就不好吃了。”

杨谨之多多少少还有点不情愿,但是李雨涵都开口劝了,杨谨之给了李雨涵面子,把一旁的餐盘放到桌上,开始大口大口喝粥。

期间还不忘示意李雨涵继续说,她也明白杨谨之到底是有多努力了,就连吃饭的时候也不忘听李雨涵继续说。

李雨涵看着杨谨之的样子多多少少有点无奈,但是还是继续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出资租用他们的土地,先把土地的问题解决了。至于租用的费用,我大概算了一下,至少不能少于他们平日里种庄稼一年到头的收入。不过庄稼这些,都是依着连年的收成不同,价格也不同的。我粗略估计了一下,大概是这个数。”

李雨涵伸出两根手指给杨谨之比划了一下:“种庄稼一年的收入,撑天了也不过是二十两,若是收成不好的时候,一年十两也是有可能的,甚至会更少。”

杨谨之再怎么样,对这些钱数还是有印象的,二十两等同于什么,这点杨谨之还是很清楚的,毕竟杨谨之是商贾之家,每天要做的事情,不就是和钱打交道吗?

杨谨之顺着李雨涵说的继续往下估算,要想收益最大化,能够租用的土地自然是越多越好,可是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手里的财政不够支付那么多的租金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一下,最多能够出多少钱。

一家人的地是肯定分不到二十两的。

一户

人家就是把自家的地拿出来给别人种药材,到最后什么都没做就能收二十两银子,这未免也太说不过去了。

李雨涵和杨谨之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好一番探讨,杨谨之甚至饭都来不及吃,匆匆吃了几口就把碗放下跟李雨涵继续讨论。

这是杨谨之不依靠别人,第一次独立做一件事情,这对杨谨之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杨老爷当时把这个重任交给杨谨之的第一件考验,就是让杨谨之自己判断该不该和李雨涵合作。

杨谨之在经过一系列自己的考察和思考之后,还是选择了跟李雨涵合作,因为他相信端木承和白初说的那些夸赞李雨涵的话不会是假的,李雨涵一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不过好在杨谨之选对了,如果把宝压在李雨涵身上,李雨涵一定会给押宝人一个巨大的惊喜。李雨涵不仅仅自己努力,更重要的是她还有系统的帮助,已经不知道甩别人多少条街了。

杨谨之算数不太行,特意从犄角旮旯里翻出了算盘,好一通乱算,最后什么也没算出来。李雨涵在这方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