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刘敏浅笑,收拾好床边打饭的饭碗起身就走。
“这……怎么了?又摔了?”刚出门就看家访的书记。
刘敏苦笑着给书记看手里的碗:“是啊,碗都打了。”
其实她上午跟书记说过,老太太脾气古怪,闹腾的厉害,她不舍得吃的,都给她端来,可是回回都这样。
不是打饭碗筷,就是骂她没安好心,肯定饭菜里下毒了。
“委屈你了,叔去开导开导她。”
书记叹气,这样的儿媳妇儿上哪儿找去?这嫂子实在是不知趣啊。
刘敏临着告别书记,揉了几下眼泪。
到了杨树林,刘敏听见前屋嗷嗷叫的声音,觉得聒噪的很。
喂了兔子,和了麦麸和酒糟给猪喂上,忙的屁股没沾板凳,解开围裙就去接大宝。
这个年代的孩子一般都是自己来回,但是她不放心,这也是让大宝在学校里被羡慕的主要原因。
“瞧,大宝,你妈又来接你了。”
“妈!”大宝拉着亮亮跑过来,迫不及待的说道:
“妈,你知道吗,今天大宝算数算的准,张老师奖励了我一块糖,一个班就我一个人拿到奖励了。”
刘敏看着大宝一脸骄傲的模样,嘿嘿一乐:“大宝是最棒的,亮亮,你妈今儿忙种地呢,今儿跟婶儿去家吃饭。”
“太好了!”亮亮拉着大宝的手,一蹦一跳的下山。
路上,亮亮还说班里的陈水生老拽大宝的头发,他向着大宝,是不是很男子汉。
刘敏捂着嘴笑的肚子疼,可不是男子汉吗?
“其实水生就跟我闹着玩呢,她说我为什么不扎辫子。”
大宝笑嘻嘻的说道。
一人俩孩子,一路笑着回到牛屋,刘敏望着屋里两颗挤在一起的小奶袋,心里很是舒坦。
昨天剩下的兔子肉热热,用烫拌了些面疙瘩:
“开饭啦!”
“吃饭喽!”大宝拍着小手儿拽着亮亮。
刘敏刚盛好饭,余光盲点处有个黑影在树干后面若隐若现。
定睛一看,那不是毛蛋吗?身上的书包还没脱掉:
“毛蛋你在这干什么?怎么不回家?”
“婶儿……我……我饿了,我也想吃兔子肉。”
毛蛋从杨树后闪身出来,看着碗里的兔子肉舔了舔嘴角。
“进来吃吧!”刘敏心里知道,大哥大嫂见家中变故,老早几天就走了。
以往婆婆是偏疼毛蛋的,可父母千错万错,孩子终归是懵懂的。
“毛蛋哥哥,你怎么了?你爸妈呢?是不是不要你了?”
大宝睁着大眼睛望着毛蛋,这也是曾经奶奶和大娘对她说的话。
毛蛋放下筷子抱着书包跑了,倒是把敏感的大宝给吓住了,好像自己说错了话。
“大宝,你就只管好好吃饭,吃饱了跟亮亮一起写作业。”
刘敏夹了兔子肉,盛了一碗面疙瘩去了前院堂屋。
一眼看见堂屋方桌上就坐着公公一个人,看着一小碗咸菜就着白酒跐溜着。
屋里王秋禾断断续续的念叨着:“元芳上哪儿去了?怎么这么晚了还不回来?是不是给元瑞去电话了?元瑞啥时候回来?”
“妈,吃饭了!”
刘敏把一大海碗的面疙瘩递过去。
王秋禾看了一眼,发现面疙瘩上头还放了很多肉,她顿时眼睛冒光,接过来就狼吞虎咽。
蓬头垢面的她吃完放下碗筷,手心抹了一下嘴:
“也算你有心,不过,别指望俺念着你的好,你花再多的钱,也是俺儿赚的……”
“碰!”堂屋传来摔酒瓶子的声音:
“你消停点行吗?敏敏给你送饭,你不吃也好,吃了就不要说人家的不是,你也不瞅瞅自己多大岁数了,闹什么闹?”
王秋禾顿时捂着脸哭起来,把她没过门之前的苦,一直说到了现在,反正是苦了一辈子。
刘敏不说话,转身离开了堂屋,身后公公的斥责萦绕耳畔。
“几个娃儿,都是你惯的,儿子不是好吗?你倒是让元瑞元杰回来伺候你啊。”
刘敏不管,她只负责送饭,也是为了名声能好起来。
“刘敏,林家儿媳妇刘敏,听到了来一趟大队,乡亲们走访通知一声…………”
外头大喇叭响起,刘敏转身就去了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