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大唐:疯了,李世民求我当太子 > 第15章 大唐的美食

第15章 大唐的美食

我靠,这居然是死面烙的饼!

关键死面烙的饼也就算了,这硬度简直硬的李泰怀疑人生好吧?

如果不是再三确认自己手里拿着的就是一张饼,他现在都怀疑自己刚刚咬的是不是一块砖头了。

一边跟手中的死面饼较劲,李泰方才后知后觉意识到这千年前的美食远远不能和后世相提并论。

尤其贞观年间,若说什么能算招牌的话,那只有羊肉能说的过去了。

在《太平广记》当中,一百零五次提到肉类,其中光羊肉就占了足足四十七次之多,排名第一。

但即便如此,唐朝烹饪的手段却非常匮乏,除了蒸就是煮,再想整点花样来就是烤。

至于‘炒’这门烹饪手艺,那是到宋朝才出现的,距今还要再过三百多年呢。

刚到贞观时,每天吃着羊肉喝着羊汤倒也惬意。

毕竟,在后世的李泰就没少跟着战友在大排档中哈啤酒,撸串。

但如今寒食节临近,府内上下的伙食也自是一切从简,这登时就让吃货李泰蚌埠住了。

来到唐朝过了刚开始那几天新鲜劲后,真的是处处都不方便了。

不光没趁手的书桌板凳不说,就连饮食方面也不合胃口。

就这样,李泰硬着头皮啃了一块死面饼后实在是受不了了,只得硬着头皮来到后厨内。

魏王府的厨房配置自然不是寻常普通百姓可比拟的,那配套真是应有尽有,非常全面。

有管事一名,厨师数名,帮厨十余名,罗列摆开,那人员配置比起后世五星级大酒店来说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厨房的管事名为李四喜,大腹便便的模样一看就非常喜庆,富态,哪怕不用开口就知道是个厨子。

见李泰竟朝着后厨这边走来,李四喜那张胖脸上登时就挤出来一抹谄媚,讨好的笑容,道:“王爷,今什么风将您给刮来了?”

“若有什么想吃的,想喝的,您只需要派人知会一声,小的这就做好给您送过去不就成了。”

“今天我来掌勺,你在旁边好生看着。”

说着,李泰就在后厨一众人那疑惑,莫名的目光注视下,简单取过一片布系在腰间,大步走进了厨房。

魏王府的厨房足足有一千平方米,锅碗瓢盆,鸡鸭鱼肉一应俱全。

李泰熟练的从食材中选出份肥瘦相间的猪五花,将其放入锅内倒入黄酒开始去腥,煮出血沫。

见李泰竟准备烹制猪肉,一旁李四喜赶忙制止,道:“王爷万万不可啊!”

“这贱肉是给我们这些府内下人准备的,王爷乃千金之躯怎可食这等贱肉呢?”

贞观年间,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虽喜食肉,但肉同样也分高低贵贱一说。

而像李泰这等皇亲国戚,所食用的肉类自是最上等的牛肉。

但因隋末唐初战事不休,百姓困苦,贞观年间又先后遭遇几次大规模旱灾,蝗灾。

至此,太宗皇帝便颁布法令,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严禁食用牛肉。

这也就是为何,羊肉在唐朝如此兴盛,时常被史书提及的原因了。

至于后世浑身都是宝的猪肉,为何没能在贞观年间普及开来。

原因也很简单,猪肉若不经妥当的处理,肉的本身会带着让人难以下咽的‘肉骚味’。

再加上,猪相较于牛,羊来说,因生活习性脏乱的缘故,这就导致王公贵族看不上,黎民百姓不想吃的尴尬局面。

只是,这样被人处处瞧不上的猪五花,在李泰眼中简直就是无上美味啊。

要知,后世猪肉虽是千家万户的必不可少的美食。

但能吃的基本都是长白猪,皮特兰猪,杜洛克猪为主的种猪,这就导致后世吃的猪肉越来越没猪肉味了。

而在贞观年间,随便拿起一块猪肉那都是纯天然,无污染,无激素的两头乌,陆川猪,太湖猪等等。

这在李泰这等老饕眼中,简直就是无上的美味啊!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做菜的调味料相较于后世来说还是太匮乏,只有盐,糖,酱油,胡椒,大葱,香菜等。

而辣椒这些还都未出现,这对无辣不欢的李泰来说属实遗憾。

“看样子,抽空还得腾出一块地来把辣椒种上才是。”

虽能用的调味料不多,但做一顿红烧肉也是绰绰有余了。

李四喜原本还撇着头,苦着脸,心中还在琢磨万一待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