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三国:从跟张飞称兄道弟开始 > 第52章兵临城下

第52章兵临城下

等陆风接到蔡敏的回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只有二十个字:

丝萝不可独生,愿拖乔木;蒲苇不能逆流,愿绕磐石。

一见此联,陆风感动不已,同时,也对蔡敏彻底的放心了。

一个月以后,亚耳的城建工作终于告一段落,经过整修的亚耳城,虽不是固若金汤,但至少已经象一个郡守之城了。而又经过了一个月的训练,各营的将领和士兵也终于能领会战阵之法了。

于是,趁着农闲,陆风便赶紧把全亚耳城的百姓都组织了起来,编组分队,教以守城之法,并与各营士兵一起操练,以明军营之事。

又过了两个月,百姓们终于也懂得了一些基本的行伍之事和守城之法,于是,陆风便赶紧发动百姓储备物资,再修城池,并打造各种守城器械和工具。

而转眼之间,春天的耕作便有了收获,金秋时节又到来了。

于是百姓们又忙着收获庄稼,陆风也知道赤颜人要来了,所以,也赶忙抓紧时间操练军营,演习阵法。

不过,陆风的担心终于成了现实,因为赤颜人提前入侵开州了。

接到五原和云中的边报以后,陆风便果断的下令:动员所有力量尽快秋收。

于是,亚耳上下,几乎所有的人都参与了秋收工作,陆风自然也不例外。

看着一车又一车的谷物,陆风心中终于有了一些喜色,因为他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不过,陆风心里也不觉得暗自叹息:自己这个太守当的,简直就是半个农民。

而亚耳的各营士兵,也终于显示出了优良的协同作战素质,竟和百姓们配合得十分默契,让亚耳的百姓称赞不已,这为他们赢得了“子弟兵”的称号。

经过几天的抢收,亚耳的秋收工作终于在赤颜人到来之前完成了。

而秋收刚完成,赤颜人便已经过了雁门。于是,陆风便赶紧召集亚耳众臣开会,商讨抵抗赤颜的办法。

众人到齐以后,陆风就开门见山的说道:“赤颜人要来了,诸位可有何良策御敌呀?”

见众人都不开口,沮授便道:“根据边关情报,此次犯边的赤颜人为左贤王所部,大约有五万人,且都是骑兵。所以,授以为,我们暂时还没有实力和赤颜人野战,唯有守城为上。

但如果我们被动的挨打,也非长久之计,故此,授以为,主公应领一兵扎于城外,以与城内之兵相呼应。相信用不了多久,赤颜人自会退兵。”

听了沮授的话,陆风点头说道:“我也正有此意,只是,我并不想退敌。”

一听陆风这么说,众人均都疑惑的看着陆风,不知陆风想要干什么。

见众人如此表情,陆风便笑着说道:“我不想退敌,是因为我想歼敌。放他们回去,他们以后还会再来的,所以,不如现在就消灭他们,以绝后患。”

听了陆风的话,众人又都陷入了沉思,因为他们都认为陆风想要歼敌的想法未免太过天真了。

片刻之后,荀居道:“主公想要歼敌,也并非难事。”

荀居的话一出口,众人的目光便都集中在了荀居身上,想看他如何解释。而贾羽和沮授二人,却只是捻须微笑,似有所悟。

见众人都在看着自己,荀居便道:“亚耳残破,民生凋敝,并且,守城之兵仅一万余人,而操练又不足半载,所以,左贤王必会轻视主公。所以,只要主公施以骄兵之计,左贤王便可一战而擒。”

听了荀居的话,陆风便大笑说道:“文达之言,甚合吾心,左贤王不过一莽夫耳,有何惧哉?”

说完,陆风又道:“具体歼敌之法,吾已了然于胸,不知二位军师可曾知晓?”

贾羽和沮授相互对视了一眼,笑着说道:“我等已知。”

“呵呵,如此甚好。明日,两位军师、子扬、仲翔,还有子龙、子义、俊仪、德翼、文远、方正、褚逸七营兵马随我驻扎城外,其余等人助文达守城。”

一听陆风这么安排,荀居忙道:“主公,亚耳之政,军、政、法、监分而治之。军不干政,政不管军。如今彧守城池,便是管军了,这似乎多有不妥呀。所以,请主公留二位军师中的一位来守城池。”

陆风笑道:“现在是非常时期,所以,我便命文达暂代太守之职以守城池,而兵部的众人,自然也归文达调遣。至于二位军师,是都要和我出战的,我身边可不能没有军师啊。所以,亚耳的城防,我只能交给文达了,还望文达不要辜负我的重托啊。”

一听陆风这么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