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刺史府,太理慈便道:“大哥,于罗根本就不是大烈人,一定是赤颜人派来的奸细,为什么不把他抓住严刑拷问呢?”
陆风道:“我也想把他抓住,可能抓得住算啊。当时荀文达等人都在场,如果动起手来,恐怕会伤及无辜啊。”
太理慈道:“那现在呢?”
陆风笑着说道:“现在人早跑了。再说,抓到他又有什么用?我们和赤颜人的战争,才刚开头而已,以后还有更惨烈的呢。并且,我们要的是征服他们,不仅是武力上,更主要的却是一种文明要征服另一种文明。”
听了陆风的话,赵子云便和太理慈一起点头说道:“大哥所虑极是。”
元宵节一过,开州的各院又开始忙碌了起来,而陆风也给各院下达了一个任务,就是起草下一年的工作计划报告。
几天以后,五份报告便送到了陆风的刺史府,而同五份报告一起送来的,还有杜凌的《屯田策》。
看了杜凌的《屯田策》以后,陆风不禁拍案叫绝。自己重生了以后,怎么把屯田这码事儿给忘了。
于是,陆风便赶忙来到了开州内阁,召开开州屯田大会。
一听说屯田之法,荀居等人全都大声称赞。而经过一番商议以后,陆风便决定在河西和上郡进行屯田。
不过,见到杜凌,陆风便责问道:“元绘啊,如此富国强兵之法,你为什么不早说呀?”
杜凌道:“主公刚入开州时,开州还残破不堪,并且,还有赤颜人的隐患,所以,即使凌提出屯田之法,主公恐怕也没有时间施行呀。”
陆风点头说道:“确实如此,现在才是屯田的好时机。元绘所想,风不及呀。”
杜凌道:“主公过谦了。此法,为凌多年经验之总结。凌曾数次言于前任亚耳太守,可总是被置之一旁。而主公一听此法,便欣喜若狂,高度重视。主公能如此,凌实佩服万分呀。”
一听杜凌这么说,陆风也就明白了杜凌的苦衷。虽有奇策,用之方可显其奇呀。
可一想到屯田,就要兴修水利,于是,陆风又犯愁了,找谁去负责兴修水利呢?
看着众人,陆风便问道:“若要屯田,首先就要兴修水利,不知诸位谁通晓兴修水利之事啊?”
陆风刚说完,杜凌便道:“主公,我保举一人,定可胜任兴修水利之事。”
“快快道来。”一听杜凌这么说,陆风连忙说道。
“李明李公伟,精通水利之事,足可当此任。”
一听杜凌这么说,陆风便道:“想不到李公伟竟有如此之才。不知属下之才,真人主之过也。”
李明道:“非主公不识人,乃是明从未提及之故。”
陆风道:“那屯田之事,便由杜元绘和李公伟二人负责了。有何所需,去找甄子秦便是,我必会鼎力支持。”
陆风说完,杜凌和李明二人便答应了一声,退了下去。
开完会,陆风又赶紧回到了自己的刺史府,仔细的研究各院的工作计划。
研究了几天,陆风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于是,在一次刺史府上的大会上,陆风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陆风道:“虽然去年我们打败了赤颜人,可今年赤颜人还会来的。所以,风想御敌于门外。
开州共有九郡,其中,朔方、五原、定襄、云中四郡接近赤颜人,受赤颜人残害最重。而亚耳、上党、河西、上郡、雁门五郡,受害较轻。而今四方的流民都云集亚耳,而亚耳的土地似乎并不够用。所以,风便想领着一些流民去云中四郡戍边,一边屯田,一边操练,同时也可防止赤颜人侵入开州之内。
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陆风说完,荀居想想说道:“主公此法甚好,只是如此一来,主公那里可就危险了。”
陆风道:“无妨,我和数万士卒在一起,赤颜人又能奈我何。”
见众人都没有异议,陆风便道:“眼前春耕在即,我几日后准备妥当便出发,营中众将和兵部的众人,都要随我前去。不知各位可有异议?”
荀居道:“主公,亚耳五郡虽无大事,但也需要一将镇之,以缉拿盗匪,维护治安。并且,兵部也要有人留守呀。”
陆风想了想,说道:“文达之言有理,只是,让谁留下呢?”
说着,陆风便目视众将,而众将便都低头不语,因为谁都不愿意守城。
无奈,陆风道:“审正南和管子威留下,其余众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