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三国:从跟张飞称兄道弟开始 > 第114章蔡敏自戕

第114章蔡敏自戕

第二天,蔡幽便来到了刺史府。

一听说岳父大人来了,陆风便赶紧从蔡敏的大腿上骨碌起来,整理衣冠出去迎接。

蔡幽一入内室,见他二人衣衫不整的模样,心里便明白了八九分。

陆风施礼已毕,蔡幽便对陆风说道:“子城,我想和敏儿单独谈谈。”

一见自己老丈人要和自己媳妇谈点事儿,陆风也不好反对,只好对蔡幽施了一礼,便退出了内室。

而陆风走了以后,蔡幽却忽然觉得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蔡幽坐在椅子上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见父亲支走了自己的丈夫,蔡敏便知道父亲一定有什么事情要和自己说。

于是,见蔡幽久久不语,蔡敏便问道:“不知父亲欲和女儿商议何事?”

蔡幽想了想,便道:“吾儿每日可修饰面首乎?”

蔡敏答道:“然也。”

蔡幽道:“然吾儿可知否?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咸知饰其面,不修其心。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焉?故览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脂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

蔡幽说完,蔡敏便施礼说道:“父亲教训的是,孩儿自当紧记。”

一番长篇大论以后,蔡幽便深情的对蔡敏说道:“敏儿,你如今已经出嫁了,再也不是小孩子了,说话做事呢,应该多为大局考虑,可不能再象小时候一样的率性而为了。”

蔡幽说完,蔡敏便点头答应道:“女儿知晓。”

接着,蔡幽又道:“子城虽然年纪尚轻,但毕竟是大烈列侯,开州之主,所以,子城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开州。而作为子城的夫人,吾儿肩头的重任可是不轻啊。所以,对于子城的出格之举,放纵之行,吾儿应多规劝之,谏勉之,莫要让世人耻笑子城。”

见父亲渐入正题,蔡敏便道:“女儿知晓,父亲有何事尽可直言。”

蔡幽想了想,说道:“子城自从大婚之后,在几次开州例会上,竟有瞌睡迟到之举。并且,对开州事务的处理,也懒散了许多。对此,开州众臣甚为奇怪,故此,托老夫来询问一下吾儿。不知吾儿可知子城如此做法的用意啊?”

一听父亲这么说,蔡敏心里便是一惊: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蔡幽说话的语气,本来是询问,可蔡敏听起来,却分明是责问,好像自己成了红颜祸水,扰乱了开州之政一样。

想到这里,蔡敏便鼻子一酸,热泪滚滚,哭道:“父亲此言何意?莫非女儿是妹喜妲己一类不成?莫非女儿一嫁入陆家,陆子城便堕落荒淫了?”

坐在床头,蔡敏一边说,一边哭,神态甚为凄惨可怜。

一见女儿误解了自己的意思,蔡幽便连忙解释道:“敏儿,为父并非此意。你是我的女儿,子城又是我的弟子,我能不了解你们吗?只是,子城近来实在是有些反常,我们猜测他可能是有所图谋。所以,为父只是来向你询问一下而已,绝无责难之意。敏儿,为父对你是有信心的。”

一听父亲这么说,蔡敏才明白自己原来是误会父亲的意思了。于是,蔡敏便止住哭泣,悠悠的说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夫君有何用意,我怎么会知道?”

蔡幽想了想,觉得自己女儿说的也有道理,陆子城做事一向是天马行空,率性而为,可能自己女儿真的是不知道。

于是,蔡幽便道:“敏儿,子城近来的种种行为实在是影响不好。所以,无论如何,吾儿一定要对子城多加劝谏,莫要辜负开州人望。”

蔡幽说完,蔡敏便又点头称是。

该说的都说完了,蔡幽便转身离去了。

而蔡幽走后,蔡敏的心里却翻起了万丈巨浪。

诚然,陆风和蔡敏的婚后生活是很甜蜜的,可就是这种甜蜜,竟也不对。陆风是大烈列侯,开州刺史,所作所为自然要以开州事务为重,可自己是一个妇道人家,又有什么错,竟反而受到了牵连。想到这里,蔡敏心里又是一阵郁闷。

不过,蔡敏也觉得,作为陆风的夫人,对陆风出格之举的规劝不力,自己也是要负责任的。所以,想到这里,蔡敏便觉得自己确实应该学学如何相夫教子了。

半晌过后,陆风便回来了。

见蔡敏一脸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