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三国:从跟张飞称兄道弟开始 > 第124章甄珠传情

第124章甄珠传情

一天后,一行人便到了邺城。

回到甄府,一切安顿妥当,甄家父子几人便坐在客厅里聊一些家常儿。

“逸儿,听说最近开州上下正在大力的收购粮食,你是开州政务从事,主管开州财政,你怎么有时间回来啊?”一见自己的二儿子回来了,甄逸的父亲,甄家的老太爷甄瑶便奇怪的问道。

甄逸起身说道:“开州最近虽然很忙,但我家主公却说百行孝为先,得知今年是父亲的六十大寿以后,便找人接替了我的差事,命我回家给父亲拜寿。”

“原来如此。”一听儿子这么说,老太爷便点了点头说道。

随即,老太爷又道:“如此看来,陆子城其人,深谙御下之道啊。”

老太爷说完,甄逸便道:“我家主公,只能用‘天下奇才’四个字来形容。”

甄逸说完,老太爷便道:“吾儿可细言之。”

甄逸道:“若论文治,开州四权分治,互不干涉,又有元老院为之制衡,权力分化细化,使开州之政日趋完善,此乃千古未有之创举。

若讲武功,我家主公入主开州以后,便开始编练新军,驱除胡虏,为我大烈拓地千里,赤颜鲜卑各部纷纷归附。如此功绩,与前朝冠军侯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故此,皇上才会加封吾主为冠军侯。

而吾主之才华,又是天下人所共知;吾主之胸襟,致使天下之士争相归附;吾主之气魄,虽天子赐婚亦敢拒之。

故此,吾主实为天下之奇才也。”

甄逸说完,老太爷便也点头说道:“我也认为陆子城其人不简单,否则,我也不会赞成你大哥出钱粮支持他了。”

随即,老太爷便问甄逸的大哥甄向道:“向儿以为如何?”

作为家中的长子,甄家事业的未来掌舵者,甄向做事一向沉稳老练,说话也从来都是一语中的。

所以,见父亲询问,甄向便起身答道:“吾主绝非池中之物。”甄向是开州国商,所以,他也称呼陆风为主公。

甄向说完,只见甄逸的四弟甄宣起身对甄逸说道:“二哥,你带回来的那几十个家丁,皆身形剽悍,一身杀气,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老兵。那些士兵,都是开州的精锐吧?”

甄逸赞道:“四弟好见识,那五十个士兵不仅是开州的精锐,更是开州精锐中的精锐,他们是开州的锦衣卫。并且,在来的路上,一不小心就杀了黑风寨一百个小喽罗,还把他们的大寨主杀了。”

甄宣道:“可是太行山上的那个黑风寨?大寨主竟被人杀了?”

甄逸点头道:“确实如此,并且,大寨主还是被一个小兵杀的,而锦衣卫却一人未伤。”

甄逸说完,甄宣便叹道:“我只听说开州的龙骑军和狼骑军,还有熊暴军和虎贲军比较厉害,没想到开州竟还有锦衣卫这样一支精兵。”

甄逸笑道:“吾弟并非开州人,自然不知开州之事。前几日开州检验,新任军师将军郭奉孝大赞龙狼熊虎四军之精锐,可吾主却说:‘开州最精锐的军营正在维持秩序呢。’可见死侍兵和锦衣卫的精锐。”

随即,甄逸又道:“这里并无外人,我说说也是无妨。开州之军。大致可以分为野战军、城备军、预备役和屯田兵这样几种。

其中,预备役是军营的后备力量,都是一些没有上过战场的青壮百姓,忙时各守本职,闲时操练军事,以备他日征战之用。而屯田兵数目很少,多是老弱,不值一提。城备军虽是正规军营,但毕竟只是守城之军,数目不多,战力也不强。不过,亚耳的城备军却是不一样,因为亚耳城守是管相如。管相如是吾主的家将,颇为勇武,所以,亚耳的守城之兵也算的上是精锐了。

所以,开州的精锐军营其实就是野战军,而野战军也可以分为镇边军、近卫军和侍卫军三种。

镇边军实际上是区别于近卫军而言的,是武将独自率领镇守边地的军营,如今开州大约有镇边军十七万人,成五军。而近卫军实质就是指龙狼熊虎蝗五军,因为死侍兵和侍卫营一直都是吾主的亲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才说死侍兵和侍卫营是侍卫军,而不是近卫军。因为他们很少独立作战,就连检验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机会上场,只能负责维持秩序。而实际上,死侍兵和侍卫营却是开州最精锐的士兵,因为,他们都是从各部挑出来的极其优秀的老兵,并且,忠诚上还要绝无问题。

开州有兵马二十几万,但是,死侍兵和侍卫营加起来一共才七千人,由此可见死侍兵和侍卫营的精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