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三国:从跟张飞称兄道弟开始 > 第128章初战黄沛

第128章初战黄沛

大烈平中元年,烈火184年3月,蔡敏给陆风生了个千金,陆风取名叫陆婴宁。

陆婴宁前脚儿来到这个世界,张庸便后脚儿发动了起义。

开州众臣和甄家父子一见春耕时节天下大乱,便都明白了陆风储备粮食的用意,由此,他们对陆风的深谋远虑都暗暗佩服不已。

一见天下大乱,张庸造反了,灵帝便赶紧召集众臣商议对策。

最后大伙儿一研究,灵帝便命皇甫山、卢植、朱俊三人分别为左、中、右中郎将,兵分三路平叛。

皇甫山向灵帝推荐了陆风,可灵帝以开州需要镇抚为由,没同意。其实,灵帝是害怕陆风的功劳太大,自己没法儿封赏。

就这样,天下虽乱,但开州却是一片升平。

蔡敏在坐月子,陆风在领导开州百姓搞春耕生产。只有开州的内阁,忙得翻了天。

天下大乱,开州却安定得出奇,于是,天下各州的百姓便都拖儿带女的往开州跑。

于是,一边要安民,一边还要搞春耕生产,荀居等人便闲不着了。不过,陆风去年冬天储备的粮食,也开始派上了用场。

而一个月过去以后,开州的春耕生产也搞完了,四方涌入开州的流民也渐渐的少了。同时,蔡敏也坐完了月子,陆风也开始行动了。

首先,就是调龙骑、狼骑、熊暴、虎贲、飞蝗五军驻壶关,随时待命。

之后,又调于禁的杂役军驻亚耳,随时待命。

接着,又命徐光的凰天军驻云中,同时负责镇抚云中、五原、朔方、阴山四郡。

命令拓跋勇的豺狼军驻定襄,同时负责镇抚定襄、纳齐、克伦三郡。

高川的鸿雁军依然驻定远,张介的虎豹军依然驻绥远,管相如的水阳守军依然统管亚耳、上党、上郡、河西、雁门五郡的军事。

布置妥当,陆风便天天坐在刺史府里等着灵帝的圣旨。

而开州众臣一见陆风如此安排,就知道陆风要进军中原平叛了。只是,由于灵帝还没有给陆风下圣旨,所以,众人都觉得陆风的准备似乎有些太早了。

在起义后的一个月里,官军便与黄沛军展开了拉锯战,互有胜负。但是,由于黄沛将士数众多,官军又久不操练,战力不强,所以,官军一时还是处在了下风。

之后,又由于小黄门左丰的索贿,灵帝便罢了卢植的官,命西凉刺史董兆代替卢植,抵抗颍川的黄沛军。

见战况焦灼,大乱难平,皇甫山便再次上书灵帝,让陆风出兵平叛。同时,朝中的一些大臣也提议发展地方武装,命各郡县豪强练兵自保。

无奈之下,灵帝只好加封陆风为征北将军,统兵出北州,协助皇甫山和朱俊平叛。

这边接到了灵帝的圣旨,那边陆风的军令便发出去了。驻在壶关龙狼熊虎蝗五军,便飞一般的扑向了广平。

随后,陆风和于禁也统领大军出了亚耳,贾羽郭子怡二人随行。

而众将一见于禁居然可是和陆风一起出征,都大为眼红,叹息不已。

这一日,广平城外,张庸手下大将张牛角又统领十万大军开始叫阵了。

一听到营外黄沛军震天的呼喊声,皇甫山便赶紧召集众将商议军情。

可众将商议了半天,还是觉得等待外援是上策。因为自己只有五万兵马,根本打不过黄沛军,只能先起到牵制的作用。

无奈,皇甫山只好叹息说道:“希望皇上能命子城快些出兵。”

皇甫山说完,大帐里便是一阵沉默。

而半晌过后,传令兵的一声“报——”终于打破了这冗长的沉默。

“启禀将军:东南方向来了一支骑兵,约有五千人。”

一听到传令兵的禀报,众人心头都是一振。

随即,皇甫山便道:“我等前去一观。”说着,皇甫山便领着众将出了大帐,登上了军营中的瞭望塔。

果然,众人只见东南方向尘土漫天,狼烟四起,在大地剧烈的震撼中,在由远及近的轰鸣声中,一支庞大的骑兵军营正向前飞速的滚动着。

由于大烈末年军马很贵,骑兵很少,所以,众将一见到如此庞大的骑兵军营,无不暗暗心惊。

蓦然,一将说道:“将军,会不会是赤颜人啊?”

皇甫山笑道:“赤颜人和鲜卑人都已经归顺了,这一定是开州的骑兵,想不到子城来的这么快。”

片刻之后,等这支骑兵来得近了一些,众人才开始仔细的看着那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