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风月山庄 > 第6章 英雄大会(1)

第6章 英雄大会(1)

需要英雄的时代是动乱而不幸的。

其时正是清康熙初年。

虽然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启关卖国将清兵引进北京城坐了天下,但反清复明的运动却始终未停止过。

有识之士,英雄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前仆后继,进行着英勇顽强的斗争,撼动着清王朝的大厦。

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反清运动都遭到了残酷的血腥的镇压。

多少反清义士血洒荒丘,饮恨长天,经验告诉人们: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

历次运动失败都没有一个能够威震八方,一呼百应,君临天下正气领袖人物。

只要有这么一位领袖,能够将诸多反清势力拧成一股绳,方不致被各个击毁,而形成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

自然而然,人们想到了一代大侠袁崇武。

袁崇武是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

只有他才能君临天下,才能一呼百应统领天下群雄。

只因没人不敬佩袁崇武,同时也没人怀疑他的气魄与胆识。

他是“三剑平四海,一马定乾坤”的“天英侠”。

他是势力遍及十二省,有二十多万教徒的“神武教”总舵主。

还有人知道他手里珍藏着一部昔年李自成魂断九宫山时遗下的《用兵宝典》……

人们有理由希望袁崇武成为第二个李闯王,把那个羽翼未丰,满脸稚气的小皇帝变成第二个上吊的崇祯……

就在这样的形势下,在这样的呼声里,天英侠袁崇武广撒“英雄帖”,在云台山上召集天下群雄举行“英雄大会”。

云台山在江苏省北部,濒临东海。

举行“英雄大会”地点就在云台山上的云空寺。

连年战乱,云空寺香火早绝,颓垣断壁,破旧不堪。

这一日正值旧历四月初十,“英雄大会”会期,昔日萧条肃穆,人迹罕至的云空寺内竟如一下子从地底冒出似的聚集了许多奇人异士,变得热闹起来,这些人三三两两站在寺内宽敞的庭院内。

陆陆续续,还有人从院外走进。

这些人都很少说笑,人人神色凝重,只是遇上旧识好友方寒暄几句。

这些人便是收到“英雄帖”赶来参加“英雄大会”的各派掌门,还有义军的首领,自然也有未收到“英雄帖”而来的,这就是逍遥公子江飞浪和江洋大盗郎老五。

如果说郎老五还有怯阵发威的时候,那就这时期。

与院内这些人相比,他实在觉得自己不如人,身份差了一大截。

相形之下江飞浪却很坦然,就像走进山口面对层层关卡时一样坦然。

过关卡自然不用出示“英雄帖”,但也足令这两个滥竽充数的人心惊肉跳。

坦然的江飞浪自可坦然地东张西望。

也不会像郎老五那样担心有人认出而受难堪。

大可装出一付怀中揣有“英雄帖”的样子。不请自来虽是冒失,但至少也不该算是罪过,给人识破,顶多是认为自不量力。

这么一想,不但脸上坦然,连心中也变得坦然了。

寺内大殿的门关得严严实实,人们都知道殿内除了尘土不会有别的东西。

甚至连院角的几株老树人们都感到那难言的孤独。

江飞浪自然对这两处不会多看,他在寻找天英侠的身影。

但他相信天英侠袁崇武还没有来,否则人们不会这般沉默……

院门口还在不断地往里进入。

江飞浪有些懊悔不该这么早来到云空寺,这么苦等苦盼,虽觉有些坦然却无疑是在煎熬。

正在这时,身旁有人低声说了声:“来了”。

声音未落,人们的目光便都投向院门口。就连始终低着头的郎老五也抬头望去。

在人们众目睽睽下,大门口出现一位仪态万方,英姿勃勃的中年女子。

红绫罩头,身披斗篷,容貌俊丽,体态匀称,眉宇间透着一股豪气,面上已显风尘之色。

在这位女子身份跟随着八名红衣少女,四人一排,缓步走进,每女腰间都佩着剑,皆体态窈窕,姿容秀美。明眸朱唇,宛若仙姝。

而最为俊美的还要属前排左首第一位少女。

这少女的美是那种带有诱惑力的美,那漾在面上的淡雅笑容,会让人感到一种朦胧的醉意,心中不由荡起一种温馨与甜蜜。

这些女子走进来,便像沉寂的古林吹进一缕春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