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把杯子举起来,干杯。凡渡以后一定会多为青云观办事,只有有我在一天,青云观就不会倒下。”凡渡想了想,趁着新年这个契机,干脆把想说的话都一股脑说出来,以后可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干杯!”
“干杯。”
“师姐,我们支持你。”
“青云观一定会越来越好的。”青云观的弟子倒是很支持凡渡,大家对她的能力还是很认可的。
凡渡又想起了清歌,清歌若是还在的话,一定会和她唱对台戏的。
可惜,上一次的道义battle,清歌输给了凡渡。从那以后,清歌就离开了青云观。
清歌其实人不错,只不过他对青云观观长的位置执念太深。
谁让青云观有了凡渡,要不然,以清歌的能力,绝对可以在这些人中排前三。既生瑜何生亮?只可惜,这观中一山不容二虎,也许清歌的离开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师傅说几句吧。”一阵狂欢以后,观中的弟子又把目光聚焦到了师傅的身上。
“师傅说几句吧。”观中弟子的呼声越来越高,大家甚至开始鼓掌欢呼。
老徐看着这架势,自己看来是非要讲几句不可了。不过。老徐也不在怕的。
“好,那我就讲几句。”
“大家都安静,听师傅说话。”一瞬间,斋堂突然安静了起来。
“过去一年里,我们青云观过得很安稳平静,师傅这辈子不求你们大富大贵,只愿每个人都能好好修行,道义水平可以越来越好。新的一年里。大家继续努力吧,多向凡渡学习。”发言的最后。老徐还不忘cue一下自己的得意大弟子。
老徐发言完毕,底下是一阵鼓掌声。弟子们对老徐都是很多的敬意和尊重,大家都想成为像老徐这样的大师,精通道义,看透一切。
不过,修行这种事情,一要看天分,二要看后天的努力。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大师,像凡渡这种人便是天生的修行者。
从小,老徐便看出了这孩子的天赋异禀,和平常孩子比起来,她的经书念的最好,理解的比旁人更透彻。
自从发现了凡渡的慧根以后,凡渡便不在学堂里和大家一起学习道义。老徐把凡渡带在了身边,亲自教导,凡渡的进步也是神速。
十二岁,凡渡便熟读所有经书。十八岁,凡渡能够讲所有的经书倒背如流。很多比凡渡年长的师兄,也做不到如此。
斋堂的电视机里正播放着今年春节晚会的节目,观中的弟子正看的起劲。平日里,他们除了打坐。读经书,几乎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
每年的春晚,则是他们一年枯燥无味的生活的调和剂了。
老徐发言完,便早早地回房休息了。像守夜这种活动,老徐一般不参与。这是年轻人的活动,像老徐这把老骨头,已经折腾不动了。
今年的联欢晚会好像格外的有趣,观中的弟子都守着电视机看,提前离场的人并不多。大家一边磕着瓜子,一边欣赏着节目,不亦乐乎。
童童对这些节目很感兴趣,只要不让童童读经书,什么事情她都觉得好玩。
凡渡也坐在斋堂,和大家一起看着节目。然而,凡渡的脑海中全是赵慎之的影子,甩都甩不掉。凡渡的脑子里全是赵慎之要等她的那句回答,这句话让她记忆深刻。
赵家别墅里,灯火通明,金碧辉煌。所有的人围坐在桌子前,说着可有可无的套话。
赵慎之在人群中很显眼,不过他的状态很差。别人和他搭话,他也是敷衍地回应。
赵瑾之永远板着一张脸,仿佛别人欠了他几千万似的。
赵家别墅的年夜饭很丰盛,都是一些名贵的海鲜,比如澳洲大龙虾,盛海鲍鱼等等等等,可是赵慎之对这些大菜丝毫不感兴趣。
如果不是哥哥亲自派人来接,母亲要求一定要参加年夜饭,赵慎之是不会来的。
今天的赵慎之,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待着,他不想让任何人打扰。
今天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而赵慎之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没有凡渡的团聚是不完整的,不知何时起,凡渡在赵慎之心中的分量越来越沉,地位也越来越好高。
赵母看到慎之的模样,甚是心疼。凡渡的不告而别,赵母也很惋惜。毕竟,她很喜欢凡渡。如果赵慎之能娶到凡渡,就皆大欢喜了。
赵瑾之看着赵慎之一副要死要活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
凡渡的不告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