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血路收容队 > 正文 第一二三章 红军家底

正文 第一二三章 红军家底

叶子茂用力地鼓着掌,脸上洋溢着振奋且自信的笑容。

此时,他和沈志杰绝对没有想到,在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并非像刚才演讲所说的那样一帆风顺,他俩不仅经历了“分裂”的全过程,而且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暴风眼之中。

也就是说,沈志杰演讲所说的内容最终都实现了,只不过这个过程异常曲折,乃至异常艰险。

“不仅如此,”沈志杰继续说道,“我们的红二、六军团已经建立起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二十五军已经建立起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并且在战斗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他前倾着身体,用力摆动着左臂,情绪和语调越来越激昂起来:“正如同毛泽东同志所说,自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来,红军燃起的星星之火,正在逐渐凝聚为燎原之势!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势必会烧掉所有欺压人民的反动势力,建立起一个属于劳苦大众的新中国!最终,一定会在全世界实现英特纳雄耐尔!”

叶子茂一直在注视着沈志杰,心中感慨万千。

两人自1926年在北伐军中相识以来,已经整整九年时间了,不仅一同出生入死,分享胜利的喜悦,也曾一同面对挫折,尝尽人生的苦果,可谓是结成了“战友+兄弟”般的情谊,彼此再熟悉不过了。

不过,此时的叶子茂却猛然发现了另一个沈志杰,那就是不论面对什么样的困苦,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这个沈政委总是能够保持着昂扬的斗志,总是对党和红军的未来充满信心,总是敢于用生命去实现他心中那个英特纳雄耐尔的理想!

除了叶子茂外,对于沈志杰所讲的那些词句,包括法文音译词汇,红军伤病员们早已是耳熟能详,也就能够很快理解其中的含义与意义,加之在即将会师的消息和他慷慨激昂的演讲感染之下,全都再次兴奋且振奋地鼓起掌来。

相比而言,那些新战士和吴成国排的士兵们,几乎没有听懂他讲的是什么。不过,由此知道了,红军不只是刚才说的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还有红二、六军团和红二十五军。

事实上,红二、六军团在一年后,即1936年6月30日长征至甘孜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并于7月5日,与前身为红九军团的红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此时,也就是沈志杰在泸定演讲的时候,红九军团一部正驻守在这里。在十余天后,红九军团随红一方面军在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三个月后,即1935年9月11日中央决定独自北上后,被编入右路军的红一、三军团随中央行动,而被编入左路军的红五、九军团,不得不随红四方面行动,后红五军团改编为红5军,红九军团改编为红32军。

至于红二十五军,原隶属红四方面军,在主力部队出发长征后,红二十五军一部留守鄂豫皖根据地,后恢复建制。1934年10月由河南西进至陕南,并创建鄂豫陕根据地;1935年7月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再西进至甘肃东部;后在陕西延川,与由刘志丹领导的西北红军会师,并于9月18日,与西北红军下辖的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第84师(仅有该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

其实,除了上述红军主力部队及西北红军外,此时,也就是1935年6月前后,还有包括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内的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南方八省15个地区的红军部队、独立部队和游击队。其中,相对呈建制的部队有:红24师、红16师、红30师余部、重建的红28军,以及在浙南根据地坚持战斗的红军挺进师。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红军挺进师”。

在中央红军主力部队长征的三个月前,红七军团就率先以“抗日先遣队”番号东进福建再北上,于1934年10月31日,在江西重溪与红10军会合(红七军团原为红10军,1933年2月奉调赴中央苏区支援反围剿);11月4日,中革军委指示两部合并为红十军团,并任命方志敏为军政委员会主席,刘畴西为军团长。

红十军团在正式成立不久,便转战外线打击敌人,后于1935年1月15日,也就是“遵义会议”的第一天,在江西德兴遭到数倍于己的敌人围攻,因弹尽粮绝而大部牺牲,方志敏、刘畴西被俘,同年8月6日在南昌就义。

当时,在参谋长粟裕的带领下,红十军团只有400余人突出重围。1935年2月,根据中央分局转来的中共中央批示电,红十军团余部改编为“红军挺进师”。这支部队,后来成为组建新四军第二支队的班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