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赢手日记 > 121,商人

121,商人

“德兴,现在我们生产部的人才显得太过于臃肿了,工人的工资成本占据的比例太大,你想个方案,在未来几年的时间了开始消减生产部的人数。”高天明说道。

科技产业的结构和制造业完全不同,以前的恒正有一半以上的工人都是在生产部这个部门,恒正在全国各地拥有的生产工厂很多,生产链完善,只不过这个工人成本一直都居高不下,毕竟恒正打的招牌是制造质量,所以在恒正呆着的都是老员工,老员工肯定薪水要求就要高很多。

其实高天明并不鼓励保留老员工,他认为老员工只是起领导作用,只需要几个技术最精湛的保留就行了,其余的可以用普通工人来代替,老员工之所以那么多其实都是以前华昊为了增加企业凝聚力留下来的,高天明一直认为商业上人情味不需要那么浓,大家都是利益关系,所以他想调整公司的人员结构,把老员工换成普通的工人,降低人力成本。

“董事长,我们已经在人事安排上变动已经很大了,公司虽然要转型,要消减在工人工资上这一个成本的支出,不过现在我们还是以制造业为主,而且公司下属的工厂也是老工人居多,要是一次性开除太多老工人反而会引起不满。”顾德兴说道。

一个企业赚钱无非是开源节流,开源就是从制造业转向利润更高的科技产业,节流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员工身上下手,恒正是制造业公司,他们的成本大多是用于原材料购买、设备维护和工人成本上,其他的节流太难了,只有从工人身上下手最简单。

“德兴,你还是这样优柔寡断,成大事者就不要有怜悯之心,这些老员工的确是给我们做了不少的贡献,辞退的时候可以给一笔钱,但是一些简单的工作根本就不需要老员工的参与,他们的成本是普通员工成本的三到四倍,但是贡献却达不到他们的所求,开除势在必行,你要是担心引起工人的反对,那就逐步进行,但是在工人结构上必须要改变。”高天明冷漠的说道。

高天明是一个合格的商人,他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把利益推到最大化,可是高天明也不近人情,他看中利益根本就不会管其他人的死活,这也是他和华昊的最大不同。

“好,我会安排的。”顾德兴叹了一口气说道。

“现在芯片已经售卖出去了,相关的手机厂商已经开始使用我们的芯片,关注这方面的消息,和他们多交流,把用户体验总结出来。”高天明说道。

恒正的芯片已经开始出售,第一期的交易量是二百万套,这些芯片会用于智能手机上面,这是恒正第一次把芯片投入市场和同企业竞争,高天明非常的重视。

“两家科技公司的联系我们没有断过,初期的评价还是满意的,在中低端手机中性能虽然依旧不够突出,不过价格上拥有的优势却很大,有更多的厂商开始关注,有兴趣和我们合作。”顾德兴说道。

高天明点了点头,现在恒正芯片已经出售,卖出二百万套装在智能手机上,科技公司那边进行过性能测评,对恒正的评价就是性能一般,价格上突出,这是恒正最大的竞争力。

“他们那边怎么说?”高天明问道。

“安装的芯片处理速度太慢,卡顿、运转不流畅,现在手机已经是更新换代非常快的一个商品了,有些人一年都可以换两三个,而消费大军大部分由学生和年轻工人这些手机党为主,这些人对于手机的要求其实大多数都是用于游戏上,芯片的卡顿会拉低游戏体验,所以他们表示希望我们能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顾德兴说道。

高天明眉头皱的很深,游戏体验?现在人和他们中年人对待手机的态度不同,高天明这些人用手机多半是用在办公上,所以在乎的是手机散热、安全以及隐私处理上,而年轻人则不一样,他们更加在乎手机的流畅度。

芯片是决定流畅度的一个很重要,那些手机厂商自然也对这一点非常的关心,恒正芯片的价格很低,让他们无法拒绝这样的合作,可是又怕这样的芯片会影响消费者体验,就希望恒正能够在这方面下点功夫。

“这事我会让吴江去处理的,专利的风波已经稍微消停了,现在吴江也差不多该回到他的岗位去了。”高天明说道。

顾德兴听了之后眼睛一亮,吴江要回国外?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

其实高天明也有他自己的考虑,恒正研发起步太晚了,现在虽然投入了大量的钱,可是要想追平那些科技大公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想的还是以前的办法,抄!

从别的公司抄袭专利,这方面的事情缺了吴江不可,这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