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赢手日记 > 126,后手

126,后手

苏明点了点头,觉得黄梨说的有道理。

“董事长,芯片的销量比我们预计的要差一些,不过也在接受范围,用户体验的调查报告也汇总了一下,总体还是在卡顿、流畅度这方面略差一些,这是用户反应最大的一点。”顾德兴开口说道。

恒正的第一批芯片已经销售出去了,但是用户反响却不大好,毕竟是抄袭国外专利的“万国货”,性能始终是硬伤。

“大家也看到了,芯片行业的利润比起制造业要高出几倍,第一批的芯片反响不大好,口碑没有建立起来,不过没关系,现在腾远科技,优米智能这些科技公司表示愿意和我们合作,以后组成合作式的联合研发,以后会逐渐改善性能上的不足。”高天明说道。

下面坐着恒正集团的董事会成员,高天明今天就是在做汇报工作。

“董事长,在新安市的厂区已经投资了太多的资金,融资方案借来的钱还需要支付大量的利息,第一批芯片的销售却依旧不达标,我有些担心这个项目的风险会不会太大了,什么时候才能赚回厂区建设投资的钱?”一个董事提问道。

现在恒正的资金情况并不是很好,华家的融资方案虽然借来了钱,但是这些钱是要支付利息的,第一批的芯片销售都没有达到预期,口碑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这让一些董事开始担忧。

高天明看向其他的董事,发现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些犹豫,开口说道:“我知道现在芯片的口碑并不是很好,但是毕竟是我们的第一个产品,我对此非常的有信心,以后公司执行的战略就是限量生产,联合研发,争取每年都推出新一代的芯片出来,而且难道大家没有看到芯片行业的利润吗?恒正在制造业已经呆了太长的时间,国情已经改变了,制造业的公司太多,恒正要想发展就不能继续停留在制造业,公司的发展方向已经定下,我需要的是你们执行和支持,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担忧上。”

刚刚那个董事脸色有些难看,这高天明摆明了就是在讲他,不过他已经习惯了高天明的强势,虽然不满,但还是坐了下来。

高天明说的倒是事实,制造业的利润并不算高,比如芯片,恒正自己出售一套芯片可以盈利上百元,而制造也许连十块钱的利润都赚不到,这就是利润的差距,也是促进高天明转型的最大动力。

你想想一块芯片最多也就和指甲盖一样大小,这样的制造成本能有多少?利润可以达到几十倍,芯片最大的成本还是在制造仪器的投资和研发上面,可以说恒正只要在这里发展的好,甚至都不需要其他的科技产品,光靠芯片就能让它挤身在国内企业的前列。

“董事长,我想听听你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规划。”何淑静淡淡的说道。

高天明眼睛一眯,他知道何淑静现在要开始挑刺了,开口说道:“研发,科技产品尤其是芯片,更新速度太快了,现在世界上规模较大的芯片企业几乎差不多都可以做到一年推出一代,恒正如果不能紧跟他们的脚步就只能被淘汰,所以以后每年恒正营收的百分之十到二十我都会用在研发上面,这一点,我不接受反驳。”

不接受反驳?何淑静冷哼一声,这高天明倒是一如既往的霸道,不过高天明说的倒是不错,研发才是科技公司的核心,高天明为了节省成本决定以后芯片量产这个主意是好的,何淑静也没有反对。

“利益分配怎么算?腾远科技他们的确是有相关的研究技术,不过让他们参与进来,利益肯定要被分走很多,而且我觉得就算他们的研发部门和我们联合起来,恐怕也很难比得上国外那些在这方面发展了很久的企业吧。”何淑静说道。

这也是何淑静想不通的,她知道恒正光靠自己肯定争不过那些国外的公司,不过高天明要是觉得联合了两个互联网公司组成的研发部门就能和国外竞争,难免显得有些太过自信了吧?

“何董事说的很对,这也是今天董事会我要说的一点,我已经和K大,L大的校方谈过了,以后他们会给我们提供人才和相关技术的支持。”高天明说道。

何淑静听完差点直接站了起来,K大和L大可是国内两家知名的大学,他们都是国家建设的公立大学,高天明这是要和政府合作,一起研发啊,怪不得高天明会那么自信。

何淑静倒是看出来了高天明想要借助这个转型的机会削弱其他董事的力量,不过她一直想不通高天明会用什么方法,但是没想到他居然不声不响的就已经和国内两所知名大学已经谈下了合作的事情,这样高天明在公司的影响力能不上升吗?而且这两个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