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赢手日记 > 142,核心

142,核心

的产品,这样就会引发一个问题,那就是制造业的企业要是想要保证订单就要降价和别人竞争,可是低端制造业本来利润就不高了,再降价只会让那些生产企业陷入矛盾之中,降价不降价他们的营收都只会越来越低。

“你爸去上门谈生意?也好。”苏明点了点头。

李嘉文开口说道:“我还挑选了一批在公司表现不错的工人,打算送他们去德国学习,等回来之后要是真的赚了钱,我就扩大规模。”

德国制造在世界上都有很高的评价,他们制造的产品或者工程都是质量的保证,经久耐用,稳定可靠,之所以质量那么好其实和他们的制造理念有关系,德国制造就是不相信人的存在,他们认为人会有失误,有人参加的工程就会有失误的可能性,所以只要是能自动化,能用机器制造的部分就绝对不会用到人,而国内因为人口资源丰富,劳动力低廉,所以才大力的发展了低端制造业,李嘉文就是想照搬德国那一套,把公司优秀的工人送去德国深造。

“呦,几天不见你还越来越有做老板的样子了。”苏明笑着调侃道,不过他也很支持李嘉文的做法,做生意就是要取长补短,别人既然有这么大的名气,肯定就不会是空穴来风,而且如果以后工厂弄了自动化生产,这样还可以学恒正开除一部分的制造工人,精简部门节省劳动力成本。

这个社会在进步,自动化在不断的普及,甚至有些企业明明有很大的生产车间,里面却只有寥寥几个工人,以后的贫富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可以说如果以后机械可以制造的,这些企业为什么还需要劳动力?所以说为了以后有工作,就需要现在不断的学习。

“那是,你不知道,前几天我们研究生院请来了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就谈到了工人学习的重要性,全球化三个字代表的东西太多了,诺大个地球都被叫做地球村,要是只把眼光投在国内实在是太过于坐井观天了。”李嘉文说道。

全球化?

苏明喃喃自语,他对于这个词汇也是感触良多,李嘉文说的没错,要是中小企业也就罢了,但是野心够大的企业必须要掌握全球最新的消息,才能不断的扩大。

“恒正那边最近的订单在增加,我们部门正在想办法弄点出来。”苏明说道。

以前国内制造业的确是很发达,但是要是涉及制造难度大一点的,大部分还是委托给国外的制造厂生产,现在恒正开始转移重心,简单的制造业现在依然有市场,但是对于恒正这样的大公司来说就不行了,反而恒正转移重心之后,订单数虽然少了,但是高端制造利润较高反而可以赚到钱。

可以说国内精密制造的需求在逐渐增高,而专门从事生产的企业却跟不上需求的增长,这空出来的市场就是恒正以后发展的空间,而恒正在制造业经营多年,积累下的客户本来就不少,以前恒正都是负责生产他们简单的零件,对于精密的制造还是要委托给国外,这一来一去先不说费用,就是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让一些企业很难接受,恒正宣布扩展精密制造的时候,可以说吸引的生意比芯片还要好。

其实恒正今年在芯片上的投资真正意义上并没有赚到什么钱,毕竟他们的芯片只是第一代产品,性能上并不算完善,和国外的差距很明显,一般的大型企业不会为了节省这些成本而让科技产品的体验下降,尤其是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手机和高档汽车等领域,恒正的芯片要是没有国家的扶持,恐怕都要出现亏损状况了。

真正选择恒正的芯片的是那些品牌较小的企业,但是制造业就不一样,恒正在国内的客户很多,相对于刚刚起步的芯片,自然更加的放心他们涉足精密制造,所以最近恒正精密制造的订单渐渐多了起来。

“我爸他已经尽力去拉生意了,不过能拉来多少也不确定,你尽量从部门里多弄点,说实话借了那么大一笔过桥资金,我心里总是觉得像是悬了一块石头一样。”李嘉文说道。

苏明点了点头,李嘉文家的这个公司始终没有太大的品牌号召力,精密制造不是说有了高端仪器就行了,还要有技术有实力,他们家才刚刚涉入精密制造这个领域,所以李嘉文也怕到时候生意没做好,这过桥资金一到就完了。

“放心吧,订单的事情你就不要担心了,和事业部那边已经谈好了,到时候会有订单过来的,我怕的是你们的质量,精密制造的要求可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弄弄了,要是生产不过关,到时候人家拒收才是真的完蛋。”苏明皱着眉头说道。

精密,这两个字就说明了产品的最重要特点,有时候就是质量过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