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赢手日记 > 173,出手

173,出手

在那些董事看来,恒正的资金情况非常不好,单单是芯片的研发就把公司的资金情况拖垮了,能源领域的确也被他们看好,毕竟不管社会怎么发展,工业的推动和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能源。

但是那些董事觉得公司出售关于太阳能的材料就行了,如果光是材料的研发,公司还能负担的起,可是如果增肌难度更大的蓄电池以及逆转器这类的设备研发,公司根本就负担不起,很有可能会因为这些项目把公司的资金彻底拖垮。

“一个发电厂组成很多,如果光是太阳能的能源板带来的利润实在有限,这次程阳县的光电厂项目的招标就分为好几个部分,如果我们公司拥有建造一个完整发电厂的能力,利润可以翻好几倍,我觉得投入是值得的。”高天明说道。

那些董事自然知道高天明说的有道理,他们也想把利润做高,可是问题是资金从哪来?公司现在好不容易才因为第二款芯片的上市有望回拢资金,现在高天明又想把资金投到这方面,意味着恒正的负债情况不仅不会得到缓解,甚至还有可能加剧,那些董事这次不会同意。

一些反对的人下意识的看向何淑静,何淑静只是冷冷的看着高天明,没有表态,这让一些中立派的董事坐不住了。

“董事长,这次我还是希望你能够多想想,有些利益要往后好几年才能获得收益,而有些麻烦近在眼前,你说的我们都知道,研发是科技产业的核心,今年我们在研发投入上已经达到了总营收的百分之十三,加上建厂的成本,转型的成本,设备的成本,去年的公司的营收和融资贷款的资金相比,公司已经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增加其他产品的研发,巨额的研发费从哪里来?我反对公司哪怕增加一分钱的贷款。”中立派的董事站出来说道。

这倒是让高天明有些意外,本来他还以为会是何淑静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没想到这次董事会何淑静会那么沉默,莫非是华宇的意外打击到了何淑静,让她没有了内斗下去的心思?高天明皱着眉想到。

中立派的董事反对其实也很简单,他们的收入都是来自公司的营收分红,而恒正的结构比较特殊,它的前身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工厂联合起来的,虽然高天明是董事长,可是公司的营收都有哪些董事的份,相对的公司贷款所产生的利息也需要那些董事承担,去年公司营收就让那些董事很不满意,可是毕竟转型成功,芯片行业也推出了两款产品,他们知道科技产业就是这样,很多项目的研发要在很久之后才能出成品然后获利,在这期间的投资就是个无底洞。

恒正贷款的资金很多,那些产生的利息都在损害所有董事的利益,所以一听高天明要增加研发项目,他们就坐不住了,站出来说不允许公司再增加哪怕一分钱的贷款,这是很多董事的态度。

高天明说道:“这一点我明白,公司不会再增加贷款。”

贷款不是高天明说就能做得了主的,像这一类巨额贷款,银行方面都要找公司的几个主要代表确认才会拨款,也就是说高天明董事长的名义是不可能通过,只有董事会同意才行,高天明自然也知道,公司的那些董事绝不可能同意任何增加贷款的决定。

“不增加贷款,研发的钱从哪来?”刚刚那个董事问道。

“子公司,我觉得我们公司业务太广了反而限制发展,有一些业务没有存在的价值,公司子公司很多,规模不大,建立不起来品牌效应,我建议卖掉一部分子公司,集中资金,重点发展科技产业以及高端制造业,业务多不会让我们获利,只有业务精,有号召力才能有足够的利润。”高天明认真的问道。

那些董事立马开始议论纷纷,实在是高天明说的对他们冲击太大,恒正是一个多领域的大型公司,除了制造业这个主营业务之外,旗下有文化、地产、资源回收等等其他的业务,分别由下面的子公司负责管理。

比起恒正集团,那些子公司业务太小,所以一般人提起恒正就知道他是一个制造业巨头,而不知道还有这些业务。

高天明觉得这些子公司虽然能给公司带来一些利润,但是却很有限,他觉得公司的业务不应该那么多,只需要把精力集中在高端制造和科技产业就行了。

“呵……高天明,你打算卖掉哪个子公司?”何淑静冷冷的问道。

高天明听着何淑静的语气眉头一皱,以前他们内斗的再厉害,在董事会上还是要喊自己一声董事长,现在何淑静却直呼其名,完全不给他面子了。

不过毕竟华宇刚刚去世没有多久,何淑静心里第一个怀疑的肯定是他,高天明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